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问题日益得到国际范围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在既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参考各类相关文献,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力求寻找符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司治理模式。本文拟从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研究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
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于资本结构的构成。资本结构的配置形式决定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优化资本结构是建立一套与股权结构相适应的、权责分明的组织机构,是实现高效公司治理的基础和前提。
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历史等因素对公司治理模式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决定着该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当然,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政府控股对资本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了一系列的代理问题。另外,企业法人控股的优势劣势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合理安排所有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是解决或者最小化代理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公司治理效力的关键要素。因此本文将从企业组织管理上的相互联系与发展出发,为公司治理长期稳定的发展开拓行之有效的策略。
另外,基于对于公司目标的实现和杠杆作用的发挥,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正负相关性。同时,公司绩效反过来也影响资本结构的完善与发展。优化资本结构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得重要保障。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企业的资本结构分为内部资本和外部资本的比例关系、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还包括全部负债中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构成比例以及权益资本内部的构成比例。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关键因素包括税收、破产成本,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等等。在中国,上市公司的金融结构与职能对所有权和控制机制有重要影响。政府作为大股东和借贷的担保人对国有企业实施管控,然而研究发现,多元化控股能够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