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细菌在淡水环境中的多样性及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cl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地球上的基本构成部分,水生细菌不仅驱动着食物链内部的物质能量循环,而且在参与地球生物化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内陆的淡水水体而言,其特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迁移转化以及对于全球性或区域性环境变化的响应,都已被证明与土著细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于淡水水生细菌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其在参与淡水水体生态功能中的作用及重要性。然而,自然环境中的大多数细菌不能通过传统的培养方法(如平板划线法)得到有效的检测和分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此类细菌的深入研究。随着细菌检测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此类细菌普遍具有尺寸微小、灵活性高、寡营养生长以及低核酸含量等特性,因此衍生出诸多名词来描述和定义这类细菌,如“超微细菌”、“寡营养细菌”、“可滤过性细菌”以及“低核酸含量细菌”等等。本文以来自不同淡水生态环境中的微小细菌群落和纯培养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小细菌的多样性、生理特征和生态功能,进而揭示微小细菌在寡营养淡水水体中生长和生存的机制,以及在地球物质能量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本文各实验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概括:1.以湖泊生态系统为例探究微小细菌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以及代谢和生态功能特性(第二章)。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核酸染色可以将湖水微生物群落依据细胞尺寸和核酸含量分为三类。通过0.45μm滤膜过滤可以将微小细菌群落进行分离和富集,然后利用多样性测序、相关性分析及生物信息分析工具对微小细菌的分布以及潜在代谢和生态功能进行研究。本章研究发现微小细菌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具有数量优势,但其物种多样性与其他微生物群落相比较不丰富。外部环境因子主要影响着低丰度微小细菌种属的分布,其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如总氮和总磷)是影响微小细菌分布及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此外,一些湖泊中的微小细菌类群也具有潜在的致病性及降解有机物的潜力。2.以地下水生态系统为例探究微小细菌面对外界环境扰动时其多样性、生理以及氮循环功能性的变化(第三章)。本章主要利用生物连续反应器模拟了自然界中的两种主要的环境因子扰动(即温度和p H)对地下水生态系统中微小细菌的影响,并探究了氮元素循环相关微生物随着环境因子变化所产生的变化,从而潜在地反映整个地下水氮循环功能性的动态变化。地下水中的微小细菌占据总微生物群落的大部分,且多数为具有共生和寄生特性的微小细菌。通过短期内剧烈的温度和p H变化,我们发现从整体而言微小细菌的细胞结构相比其他微生物具有更强的温度和p H耐受性。对于外界持续的环境因子变化,我们发现微小细菌无法适应持续的升温环境,但是可以对外界p H降低具有耐受性。此外,温度升高和p H降低导致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相应改变,增强了地下水潜在的反硝化能力,反之硝化能力降低。3.对淡水环境中典型微小细菌的分离、纯化、表征及基因组学研究(第四章)。本章中利用极度稀释法从淡水环境中分离得到一株典型微小细菌Brevundimonas sp.strain SW,发现其可以在溶解性有机碳1 mg/L的条件下生长至107cells/m L。扫描电镜下该微小细菌为短杆状,且最小和最大尺寸分别为0.25和1.2μm左右。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与同属的模式菌株(富营养菌株)进行基因组比对,发现从代谢途径上该微小细菌具有多种营养物质的完整通路,表明该微小细菌可以在寡营养环境中同时利用多种类型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生长和生存的需要。4.探究典型微小细菌在寡营养条件下对外加磷源的利用方式(第五章)。通过微小细菌在低碳浓度下添加同等摩尔浓度的不同外加磷源(PO43--P和ATP-P)进行培养发现,相比PO43--P可以明显的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外源ATP-P使微小细菌较快地进入稳定期,并持续地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微生物浓度水平。对微小细菌在不同磷源下生长时的多聚磷酸盐含量及相关基因在此期间的表达量进行监测发现,外源ATP-P不仅可以作为能量物质,而且可以在微小细菌生长期间将其中一部分以多聚磷酸盐的形式储存在细菌体内,并在稳定期时逐渐释放磷源,进而供给微生物维持长期的生存和活性。5.通过模拟饮用水加氯消毒过程和饮用水输水过程,探究饮用水源地典型微小细菌在不同的外界氯消毒剂浓度的暴露下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第六章)。本章通过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生物连续反应器,设置“失活阶段”、“再生阶段”和“抵抗阶段”三个不同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自由氯浓度暴露,比较两株饮用水源地微小细菌Sphingopyxis sp.strain 15Y-HN和Polynucleobacter sp.strain CB与两株常见饮用水指示微生物对自由氯的抵抗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相同碳浓度、温度以及p H),微小细菌菌株具有更强的抵抗自由氯杀菌的能力,而且经过第一次自由氯接触之后形成了较强的自由氯耐受性。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和基于核酸及细胞膜通透性的荧光染色可以得出,微小细菌与指示微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细胞膜构成成分的不同,进而使得自由氯较难氧化微小细菌的细胞膜,从而导致微小细菌强的抵抗自由氯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同时,包容控制作为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的重要研究问题,因其在危险品处理、搜救、合作运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此外,二阶动态模型可以用来模拟现实中更为实际和复杂的动态过程。本文主要研究了二阶动态多智能体系统的包容控制问题,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在所有智能体只能间歇性地获取其邻
由缺血引发的组织损伤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如心肌梗塞和缺血再灌注等。组织缺血最初会造成组织供血不足,伴随物质及能量代谢的不平衡,最终造成了组织的损伤。对于缺血性疾病治疗的主要策略是恢复供血,包括血液再灌注以及血管网络的重新建立。然而,再灌注会造成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理十分复杂,其中研究比较深入的是再灌注造成的氧自由基爆发,主要包括线粒体呼吸链产生的超
相比于实体试验,计算机试验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主要是因为实体试验往往既费时又昂贵,有的又具有破坏性甚至不可实施。在计算机试验中,我们最常使用能够将设计点在整个试验空间中尽可能均匀分布的空间填充设计。拉丁超立方体设计(简写为LHD)和均匀设计是两类最受欢迎的空间填充设计,其中,LHD可以满足一维的空间填充性质,然而它不能保证二维或者更高维的空间填充性质。因此,如何构造好的LHD是计
人工微结构是一种人工设计的材料,它由小于波长或与波长相当的人造“原子”组成,其物理性质主要取决于单元的设计和排布方式。与传统材料相比,人工微结构提供了更多维度的波操控手段,可以实现多种新颖的功能,在光波、声波和弹性波的操控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人工微结构的发展,设计方式灵活的编码人工微结构和具有丰富物理内涵的拓扑人工微结构成为了研究领域的热门。本文立足于人工微结构的发展趋势,在声学领域内研究
编码理论中最主要的课题之一是如何构造具有好的参数的码,从而使其具有各种优良的性能.本论文研究了代数编码里的一些最优构造问题,以及编码理论在量子编码和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一些应用.常循环码作为循环码的一种推广,既有很好的代数结构,又在工程中有着许多应用,因此它是一类十分重要的代数码.Ding和Ling在2013年给出了一种q-多项式方法来研究循环码.在本文第二章中,我们将他们的结果进一步推广到常循环码
天体力学是一个传统的科学分支,主要是利用数学方法研究质点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下的运动问题,在航空航天和天文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即使到了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天体力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天体力学中N体问题的周期轨道及其性质等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3体问题是天体力学中研究最深入的问题之一。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用变分方法研究了带电荷三体问题的变分极小解的几
图的染色理论是离散数学中最基础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离散数学中占有中心地位。正是对四色问题的研究才极大促进了图论这一学科的发展。而随着学者们对染色问题的深入研究,关于经典染色的各类推广和扩展被相继提出。r-动态染色是对经典染色的进一步推广,它最早是由赖虹建老师等人提出。r-动态列表染色则是r-动态染色的列表形式,也是对经典列表染色的一个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整数流的概念作为经典点染色的对偶的推广
组织或器官创伤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自体组织/器官移植、药物治疗、手术救治等作为常规的治疗手段,取得了良好的创伤修复效果,但存在免疫反应严重、供体不足、药物副作用大等多种问题。当前,通过功能性支架制备、活性物质联用、细胞活性调节等方式发展的组织工程技术,有效促进了机体的创伤修复。在本论文中,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成功制备了多种功能性复合支架,在无疤痕皮肤创伤修复、诱导组织再生、骨组织修复等
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我们着重介绍所研究问题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在第二章中,我们通过复流形上全纯向量丛上的Finlser度量,给出了该向量丛陈类的两种陈形式表示:c(E,G)和C(E,G),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J.Faran的一个相关问题。做为一个应用,如果Finsler度量具有正的Kobayashi曲率,我们证明了带符号的Segre形式(-1)ksk(E,G
基于超级模式理论和类量子光学理论,设计并研制出单模光纤环双偏振干涉仪、金属等离子体激元参与的微纳器件、光纤偏振旋转器等新型光纤器件,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方面的深入研究。首先,对光子晶体光纤的发展及传感应用简介和评述;然后,对类量子光学理论、拓扑塞曼效应和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理论进行简述;进而,对所设计和研制的新型光纤器件的设计方法、机理研究与实验验证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主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