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包括五部分,第一章为微乳液基础知识及其相行为研究进展;第二章为ε-β鱼状相图法研究异构醇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第三章为最佳微乳液稀释法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中不同异构醇的溶解度;第四章为异构醇及其他因素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形成的中相微乳液的影响研究;第五章为不同油水比下异构醇对OP-10形成的微乳液体系相行为的研究。一、微乳液的形成、性质、应用及相行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微乳液的形成、性质及应用等,对近年来相图法研究微乳液相行为的进展情况作了详细评述。二、ε-β相图法研究异构醇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相行为及物化参数的影响用ε-β相图法研究了微乳液四元体系SDS(SDSN、SDBS)/n-octane/1-butanol(2-butanol、t-butanol)/brine(5%NaCl)的相行为及其物化性质,讨论了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1、微乳液发生相变所需异构醇的量随醇支链的增加而增大,即微乳液体系发生O/W→B. W.→W/O转变所需异构醇量: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2、表面活性剂主要分布在微乳液界面上,其在油、水相中的溶解度很小,可忽略。各种异构丁醇在水、油相中的溶解度均较大。求得了各种异构丁醇在油水相中的平均溶解度。醇的支链越多,其在油水相中的平均溶解度越大。3、界面膜中各种异构醇的质量分数AS大小顺序为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支链阻碍醇在界面膜中的吸附,减弱其调节界面曲率的能力,因此达平衡时所需醇的量增加。4、3种异构丁醇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大小为: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其微乳液的增溶能力大小顺序为:SDBS>SDS>SDSN。三、最佳中相微乳液稀释法研究异构醇在油、水相中的溶解度利用最佳微乳液稀释法,对SDS(SDSN、SDBS)/1-butanol(2-butanol、t-butanol)/n-octane/brine(5% NaCl)微乳液体系中,各异构醇分别在水相和油相中的溶解度AW、AO,及醇在界面膜中所占的质量分数AS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1、在上述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体系中,3种异构丁醇分别在水相和油相中的溶解度大小均遵从相同的顺序: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AS的大小变化与此相同。2、醇相同表面活性剂不同的乳液体系中,AW、AO,及AS的大小顺序均为:SDSN>SDS>SDBS。四、异构醇及其他因素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形成的微乳液的相行为及物化参数的影响利用ε-β鱼状相图法,对微乳液体系OP-10/oil/alcohol/brine的相行为及其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并比较了直链醇和异构醇的影响。。1、随直链醇的碳链的增长,鱼状相图中的“鱼体”下移,即三相出现和消失所需的醇量减少,但发生相变所需的表面活性剂OP-10的量增加。2、随3种异构醇的支链的增多,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减小,发生相变所需醇量增加,AS、CA、CS均增大。3、随油分子的碳链增长,“鱼体”上移,微乳液体系的增溶能力减小。4、盐度增大,发生相变所需的醇量略有减少,对其他物化参数的影响不大。5、升高温度,“鱼体”向左下方移动,即随温度升高,CA、CS、AS均变小,增溶参数SP*增大。五、不同油水比及异构醇对OP-10形成的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油水比下,不同异构醇对OP-10/alcohol/n-octanel/brine体系的ε-β鱼状相图的影响。1、在不同α下,异构醇对微乳液体系相行为及其他物化参数的影响,与α=0.5时的影响情况相似。2、随α增大,发生相变所需醇量增加,相图中“鱼体”上移。3、随α增大,界面膜中醇的质量分数AS增大,醇在水相和油相中的溶解度相应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