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新变化、新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在有关传统义利观思想方面作了许多重要论述。2013年3月1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了一种以义当先、义利并重的价值观。他指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传统“义利观”文化,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习总书记还提出了“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义利观。他提出了先义后利、义利并重的义利观,要求我们既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并重、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实现义利共赢。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三次重要的“义利之辨”,并在近代义利之辨中转型,形成了“重义轻利”、“重利轻义”、“义利并重”等不同类型的思想观点。总体上看,“重义轻利”始终是传统义利观思想的主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新时期,义利冲突比以往更显突出。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但是在精神层面和价值观方面比较空虚,道德观念有了滑坡和倒退。大学生当中“重利轻义”思想比较盛行,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义利错位,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价值标准降低、道德水平下降等问题。本研究鉴于上述这些现象,通过对传统义利观内涵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简要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人物的义利观思想,并进一步指出传统义利观“重义轻利”思想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总体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在人生价值取向上,重个人、轻社会;在义利取向上,重功利、轻道义;在学习上,重实用、轻理想;在生活上,重享受、轻劳动;在择业上,重待遇、轻责任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与网络五个层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学生要加强自律,要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刚正不阿”品格;父母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校要丰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廉洁教育、责任感教育等;社会层面,要净化义利取向社会环境,加强媒体正能量宣传;最后,以网络新平台来拓展价值观教育渠道,从而增强传统义利观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