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重要课题,语篇的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自Harris提出“语篇分析”概念后,Halliday和Hasan进一步发展、深化了语篇衔接机制、语域理论及其与连贯的关系。但他们的研究过分强调衔接对连贯的决定作用,忽视了语篇连贯机制中的隐性结构。本文将结合Halliday后期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主述位结构和信息结构、Van Dijk的命题宏观结构和语类宏观结构,参考程晓堂总结的新的语篇连贯框架,对中国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山西大同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定时定题议论文为对象,设计了三个研究问题:①目标作文中是否存在某些共性特点,②目标作文中的主要衔接手段有哪些,③目标作文中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分布状况及其频率如何,旨在观察其在词汇层面运用的衔接手段,研究其微观结构中主位推进模式和信息结构特点,分析其宏观结构中命题结构和语类结构的使用和监控状况。同时,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形式考量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构思、选材、成文的习惯性行为和思维状况,以及在生成和修改作文时是否存在或能否运用语篇连贯的相关知识,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有效弥补了作文定量分析中的不足。本研究旨在综合揭示出学生写作中的普遍问题,并对教学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指出,应进一步提高学生及教师对篇章连贯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英语教师应尽早加强篇章连贯知识的讲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