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甘露聚糖(Glucomannans,GMs)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在调节宿主肠道免疫,保护肠道黏膜,改善肠道菌群等方面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论文从魔芋、芦荟、铁皮石斛中获得了三种GMs:魔芋葡甘露聚糖、芦荟葡甘露聚糖和铁皮石斛葡甘露聚糖,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构建小鼠结肠炎模型,对结肠炎模型小鼠给予三种GMs,通过考察它们对模型小鼠肠道黏膜损伤、肠道黏膜免疫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比较三种GMs抗炎作用的差异。此外,本论文还在细胞水平上考察了三种不同来源GMs对肠上皮细胞IEC-6增殖以及对DSS致损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考察了三种GMs对炎症小鼠肠道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DSS构建小鼠结肠炎模型,对结肠炎小鼠灌胃GMs,研究GMs对小鼠肠道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种GMs均能改善结肠炎小鼠的健康状态,恢复结肠炎小鼠的体重;能够改善肠道结构,促进杯状细胞的增长,促进黏蛋白的分泌,修复肠黏膜的完整性,增加了肠上皮的屏障防御功能。表明GMs能够减缓结肠炎小鼠肠道黏膜的损伤情况。2、探讨了三种GMs对炎症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采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伴随着肠道黏膜免疫失调,对模型小鼠同时给予三种GMs灌胃,考察其对结肠炎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RT-qPCR测定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相关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三种GMs均能够显著提高结肠炎小鼠的胸腺指数;平衡抗炎细胞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促进结肠炎小鼠抗炎因子的分泌并降低促炎因子水平;能够显著提高结肠炎小鼠相关免疫细胞的数量;调节组织中TLRs mRNA的表达。表明GMs具有调节肠炎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作用。此外,GMs调节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通路可能是通过激活TLRs,从而调节炎症反应。3、分析了三种GMs对炎症小鼠肠道菌群和SCFAs的改善作用。采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伴随着肠道菌群失调,对模型小鼠灌胃三种GMs,之后收集小鼠粪便,测定其对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浓度的影响;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探讨GMs对结肠炎小鼠粪便中菌群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GMs能够增加结肠炎小鼠粪便中SCFAs的浓度;此外,还可上调结肠炎小鼠肠道中梭菌目下未命名的菌属、颤螺旋菌属、瘤胃球菌属和胃螺杆菌样细菌的菌群丰度,下调拟杆菌属、S24-7菌科下未命名的菌属、萨特氏菌属和肠杆菌科下未命名的菌属的菌群丰度。表明GMs能够改善肠道的代谢环境和改善肠道菌群的失调。4、探究了三种GMs对肠上皮细胞IEC-6增殖的影响及对DSS致损细胞的保护作用。将DSS作用于IEC-6细胞,构建肠道细胞损伤模型,并进行细胞毒性测试。对DSS致损细胞模型给予三种GMs,测定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发现,三种GM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没有毒性;DSS能够成功构建IEC-6损伤模型,三种GMs能够提高DSS致损细胞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