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新课程条件下,英语教学怎样改革,才能满足英语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然而,从我国英语教学的历史中可以发现,我国英语教学始终难以摆脱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也就是以传授语言知识,分析语法结构为主的方式,如语法翻译法。教师和学生为准备考试而教学,教师主导着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着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教学需要改革创新。交际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课堂的安排以活动和分组为主等。小组活动作为交际法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尝试。 小组活动是在英语课堂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小组活动分为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和角色扮演等。小组活动可以理解为合作学习。教师和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由以前的课堂主导者变为伙伴关系,学生由听众变为问题解决者和商讨者。 本文陈述了作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用了高一年级任教的一个班进行教改实验。教材采用了现行高中英语新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英语高一,2003,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展开。本文提出了假设,影响小组活动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合作性的师生关系比控制性的关系更有利于小组活动有效的开展。熟悉和令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得更突出。外向型的学生比内向型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更为出色。场依存的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辩论中比场独立的学生表现更积极。问卷调查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二部分关于场依存和场独立的学生。个案分析:一名是有口吃的学生,一名是基础差,但有学习动机,态度积极的学生。 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案分析以及学生的考试分数,本文分析了影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的主要因素。如,师生关系,小组活动的话题,学生在混合组还是在单性别组,个体差异,例如语言学能,性格,交际畏怯,场依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