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中的语言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kaijie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与语言的联系与结合早已有之。视觉艺术作品或呈现“诗性”审美特质,或于创作形式中整合绘画与文字资源。随着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艺术家对各种媒介元素加以调用和综合,语言文字基本作为纯形式元素得以依托报纸、书籍、海报等包含文字的创作材料呈现于作品中;到了20世纪60年代,语言文字成为观念艺术家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芭芭拉·克鲁格是一名以摄影拼贴而闻名、极具先锋性的美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在创作形式上,她将现代艺术开启的挪用、拼贴手法发挥至极,通常将主流印刷媒体上的图片与大胆醒目且极具挑衅性和讽刺性的语言文本并置,叠加在背景为黑、白或深红色的条形文本框上,作品由图像与语言两大元素构成;而语言文字不仅作为构图的关键元素,同时也以其鲜亮浓重的视觉色彩和强烈的批判讽刺性指代作品的标题。在意义建构上,文本消解了图像的完整性,图像也消解了文本意义的明确性,二者共同运作,既相互背离、又相互渗透,构成了深度融合的整体。克鲁格以人称代词的使用、直接交涉的言说腔调暗示并混淆观众,以图像与语言交叠形成的强大张力传达自身的社会批判意识。克鲁格从主流印刷媒介中提取图像,在大量作品中直接挪用流行语,戏拟了大众媒介的表达方式,从而使作品形成类似广告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她也突破了传统画框和艺术展览空间的限制,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如广告般通过大众生活的各种物品、各个场所而得到有效传播,不仅以此树立起艺术家个人的“品牌”独特性,更是通过极具讽刺性的语言,揭示出大众媒介图像之中的消费符号建构文化意义的虚假性,反映出消费社会主体在媒介控制下被“异化”、甚至被生产和界定的生存状态。克鲁格也恰以人称代词的重复命令和警告打破了媒介构建的叙事,指出了鲍德里亚所谓的“超现实”社会之下交流对象以及现实的缺席,引发观者在消费文化的洪流之下产生身份焦虑感,反思自身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克鲁格在创作中也展现了许多与女性身体相关的图像,她运用大众媒介中有关女性面部、手部以及身体的相关图像,在此基础上叠加大胆挑衅的文字,还原了大众媒介对女性身体的物化呈现,同时也表现出女性自我物化、追求完美模型的文化现象。克鲁格质疑并批判了将女性身体与“消费品”相互关联这一现象背后的性别刻板印象,指出社会性别、主体的被建构性,也正因社会性别话语塑造、固化了“自然”而“内在”的性别本质属性,并将其赋予身体,因此,女性“身体”成为争夺的场域、对象和焦点。克鲁格以戏拟的手法对媒介、话语的运作机制进行真切还原并对其进行颠覆和消解,这种兼具“诱惑性”与批判性的双重策略,共同指向当下社会身份的脆弱性,同时也向权力体系发出挑战。在图像和符号繁殖扩散的时代之下,克鲁格试图为一种不稳定、不完整的开放性和差异性提供言说空间。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带可更换墙脚构件的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为探究该新型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墙脚构件更换前和更换后的低周反复试验,得到该墙的破坏模式、抗侧承载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工程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给水、排水工程也在扩大建设范围与规模。为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须处理好各单项工程具体的设计构造与施工作业,尤其
在教育转型的背景之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为学生们减负和减压,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同时提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这些相关政策措施的颁布无疑给校外培训市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广大农村如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需要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能够有效促进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对于提高基层社会治理也将有诸多益处。如何处理社会转型期留守儿童群体的成长问题,是乡村振兴中绕不开的难题,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而对于留守儿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研究,也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政府和学界必须予以关注并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