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转型的背景之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为学生们减负和减压,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同时提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这些相关政策措施的颁布无疑给校外培训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机构也在全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尽管我国政府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方面制定了不少方针政策,但是由于校外培训机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故相继出现了许多校外培训机构经营失范的行为。在2017年出现了一次轰动全国的成都“学而思“失范的事件,成都“学而思”在经营、管理、招生、教育等的过程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合规范的行为,成都市教育局及时发现了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责令成都“学而思”暂停办学,并究其原因。成都教育局在本次事件中处置得当,不仅使得消费者的经济和精神利益都得到了安慰,同时还提升了教育及相关部门的治理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成都教育局治理“学而思“失范行为的案例研究,在充分的了解、调查了教育局治理“学而思”失范行为的基础之上,研究了政府处置这类问题的特点和方式,并指出当前我国政府治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失范的成效,总结当下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及整个培训市场的治理经验。以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为视角,探寻政府管理教育培训机构的新特点、新规律,并分析提出了政府应从完善治理制度、发挥治理主体作用加强监督、建立治理协同机制等方面来提升治理监管能力。案例新颖,角度创新,通过此案例可以上升到整个国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宏观治理层面上来。这对于当下我国政府部门管理课外培训机构失范行为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并且具备一定的借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