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是首批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的污染物之一,由于其具有长期残留性、半挥发性、高毒性和生物累积性的特性,它们一旦进入到环境中,可以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可以传播到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可通过食物链进行累积和放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胁。本论文采集了钦州湾及其入海河流区域的3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应用GC-ECD的方法测定了OCPs的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污染来源及环境风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OCPs含量范围为1.54~129ng/g,平均值为26.0ng/g。与国内外其他海湾沉积物中OCPs含量对比,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污染处于低到中等污染水平。茅尾海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要高于钦州外湾的含量,同时,茅尾海东岸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也要高于西岸的含量。钦州湾入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为10.1~64.8ng/g,平均值为23.4ng/go与世界其他地区河流沉积物中OCPs含量相比,钦州湾入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中OCPs污染处于低到中等污染水平。在4条入海河流中,茅岭江沉积物中OCPs的浓度最高,而金鼓江浓度最低。OCPs组分分析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残留,在局部采样区域内有新的DDTs和林丹使用;氯丹可能来源于新近使用输入。钦州湾入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DDTs主要为过去使用来源,并且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HCHs在金鼓江上游区域内可能有林丹使用输入,在其他河流采样区域内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工业HCHs的残留;氯丹在入海河流沉积物中可能有新的污染输入。应用效应区间低、中值法(ERL/ERM)和初始效应浓度和可能效应浓度(TEL/PEL)法对钦州湾及其入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OCPs进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钦州湾及其入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氯丹、七氯和林丹处于较低风险水平,而DDT类物质对钦州湾及其入海河流表层沉积物的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风险和毒性作用,应该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