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山水画经过1400余年的发展,是以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的追求为主,表现自然景物,状物抒情,寄托画家的思想感情。山水画的观察角度和章法布局要求画家要移动地看待问题,讲究“面面观”。在创作过程中,画家通常用山水画特有的观察方式与表现手法对画面进行意象造型,营造意境,体现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在山水画这种写“意”观的支配下,画家可以不受客观物象的制约,主观能动的随“意”而为,将画幅的形式演变、拓展。山水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经过1400余年的发展,是以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的追求为主,表现自然景物,状物抒情,寄托画家的思想感情。山水画的观察角度和章法布局要求画家要移动地看待问题,讲究“面面观”。在创作过程中,画家通常用山水画特有的观察方式与表现手法对画面进行意象造型,营造意境,体现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在山水画这种写“意”观的支配下,画家可以不受客观物象的制约,主观能动的随“意”而为,将画幅的形式演变、拓展。山水画长卷这一种特殊的画幅形式应运而生。山水画长卷这种表现形式强调主题的延续性,横列式的画面布局,以及承载更多表现内容,画家以山水画长卷形式表现作品必须依靠这种形式来表现,使得画面呈现山水画长卷的形式美。形式美,是一切艺术形式中普遍具有的一种非独立艺术因素,山水画长卷形式的美是不能独立于表现内容而独立存在的。只有达到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高度统一,才能把山水画长卷形式的形式美表现出来。由此,本论文是在美学的基础上分析山水画长卷的形式美,并从笔者《桂林揽胜图》这一山水画长卷形式的创作实践角度出发,对长卷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与创作实践。论文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山水画长卷的概念和山水画长卷的演变发展。这一章,对山水画长卷的概念对现当代山水画长卷的演变发展进行一个简要的阐述。论文第二章是过渡章节,主要论述现当代山水画长卷的形式美。首先对形式美的概念进行阐述,引申出山水画长卷的形式美,对山水画长卷形式的美展开分析。其次举例论述现当代艺术家的水画长卷作品,分析其作品的形式美。论文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论述山水画长卷的形式美表现在笔者《桂林揽胜图》创作中的运用实践。首先,从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式两点阐述笔者《桂林揽胜图》的立意。其次,论述长卷的形式美在笔者《桂林揽胜图》的艺术表现,主要分为对称与均衡、齐一与参差、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以及变化与统一这六个点展开论述笔者《桂林揽胜图》山水画长卷的形式美表现。论文第四章是本文的总结,主要论述山水画长卷形式的现代审美内涵,传统山水画形式在现当代山水画创作中仍具顽强生命力和现代审美意义。其次,对前面论述现当代山水画长卷的形式美和笔者《桂林揽胜图》的创作进行总结启示。最后,论述在现当代的时代背景下,山水画长卷形式的传承与发展。
其他文献
生产安全事故是突发事件的重要方面,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则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内容。由于危化品带有与生俱来的危险特性,以及生产过程的特殊危险工艺条件,容易导致火灾、爆炸、泄漏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居住环境带来重大威胁。近年来,尽管党和政府加强了对危化品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力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及时应对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从整体上而言,目前并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始终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和推进科技发展的重任,而高校教师又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连接高校与学生的纽带。高校教师作为学术创新的带头人,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教育教学方面,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保护高校教师的权利,有助于大幅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我国高校整体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然而
女性再婚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丈夫死后再嫁;二是与丈夫离异后改嫁。婚姻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以婚姻为切入点可以观察到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内容。而研究女性的再婚权利,则可以观察到女性与社会的联系、女性在社会地位的地位、主流思想对女性的要求等。秦汉时期是由战乱走向同一稳定的时期、是秩序开始建立的时期。中国古代社会许多思想、制度、特点都在这一时期孕育、萌芽。故而研究这一时期的女性再婚,可
在网络与信息时代,Web应用为人们提供Web服务,成为人们享受网络信息时代红利的主要手段,购物、医疗、学习、旅行等都离不开Web服务。然而,Web应用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也变得愈发尖锐。Web应用项目代码是安全事件引发的源头,其研发阶段是漏洞引入的主要阶段,也是修复漏洞最容易和成本最低的阶段。文章分析项目代码的组成以及防护点,提出针对Web应用项目代码的整体安全防护方案,将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需求逐步上升,社会组织应运而生,社会组织在弥补政府职能缺失、保障民众优质环境诉求、参与环境治理方面取得较大作用。在西方某些国家,社会组织的地位及影响力越来越重要。在我国,随着近年来不断进行体制改革,民众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步调不匹配,对美好环境的需要更加迫切,社会组织也迎来了更为广阔的活动发展空间。我国的社会组织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参与到环
在神秘悠久的东方世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使得东方世界重视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绘画的观看方式正是这种认知思想的产物,以动态的观看带来独特的绘画时空意识。1972年,约翰·伯格所提出的视觉观看理论改变了图像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提升了观者的地位。“观看”,这种综合的感知方式对绘画、摄影等视觉图像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后,摄影深入的参与到当代艺术的潮流中来。随着全球化的
蒋智南作为中国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水彩画家之一,其作品题材从风景、静物再到人物,涉猎广泛。作品风格清新淡雅,笔法潇洒流畅,色彩通透亮丽。光影在他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对于蔣智南的画来说不仅是一种媒介、更是一种信仰与期待。他对光的敏感,影的追随,体现在每一幅作品中,充满了灵性与温馨。灵动的光影旋律、清新淡雅的色彩变化、精准概括的线条及简练的构图,共同形成一幅幅精彩绝妙的艺术作品。因此以蒋智南
本文从两部分对肌理在笔者毕业创作《渡》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阐述。第一部分:肌理的探索,是从肌理的发展、肌理的定义、肌理的特质对肌理进行全方面的解析,并结合对蒋采苹先生、唐勇力先生、郭继英先生重彩画作品中材料与技法的深度剖析,实现对肌理表现方面的新的认知。第二部分:《渡》的肌理运用与探索过程,是从肌理运用的材料分析以及《渡》的材料选择两方面,结合整幅作品的创作过程来进行阐述,本论文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研
桂北是广西北部的简称,地处五岭中的越城岭之南,一般指的是桂林、梧州和柳州北部。桂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着峻峭的山峰,潺潺的流水,瑰丽的岩洞和奇异的风光。桂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桂北的区域文化是中原文化历次波形扩散入岭南的结果,桂北汉民居在多民族文化相融的过程中应运而生,是中原文化、南粤文化及百越文化的融合。汉民居既传承了中原徽派建筑的文化和特征,又受广府民居镬耳楼
拼贴最早是立体主义艺术家提出来的观点并被正式确认。在二十世纪,拼贴借助并融入了不同的艺术流派,经由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不同的流派不断尝试和创新下,拼贴从最初的一种实践技法演变为当下带有丰富内涵观念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当代摄影是在当代艺术这个开放性的语境下呈现的,它是摄影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艺术形态千变万化的今天,时代的包容性、开放性、多样性,使得人们的审美视觉感受越来越丰富,拼贴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