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Bohnemeyer等(2007)提出的宏事件特征为对比基础,通过对英汉语叙事语篇的考查,对比分析了英汉语具有宏事件特征的位移运动事件的切分及其表征的异同。依据宏事件特征的原则,我们从总长度基本对等的两部英文小说及其汉译、两部中文小说及其英译中,认定并考查了具有宏事件特征的英文表达式201例和汉语表达式224例。这些表达式及其译文构成了本研究对等语料库的主体。参照Jackendoff (1983)提出的概念结构和Bohnemeyer等(2007)提出的宏事件特征的原则,我们认同一个完整的位移运动事件概念包含三部分,即离开事件(DE)、经过事件(PE)、到达事件(AE)。Talmy (1985, 2000b)认为运动事件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即移动元、动作(<MO>)、路径(P_A)和背景。依据Jackendoff (1983),路径有五类,始源路径(<P_AS>),离开路径(<P_AF>),路线路径(<P_AR>),目标路径(<P_AG>)和朝向路径(<P_AT>);背景有四类,出发点(<SP>),经过点(<PaP>),终点(<EP>)和目标(<GO>)。据此,我们通过EXCEL软件将认定的宏事件特征表达式进行对齐。我们的分析遵循先概念结构后表层结构的顺序。首先,约70%的英语表达式和汉语表达式在译语中保持自身的概念结构不变。据此我们认为,大体上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对具有宏事件特征的位移运动事件切分相似。进一步观察显示,英语与汉语使用者大多均将位移运动认知映射到“DE + AE”和“PE + AE”概念结构上。其它的概念结构还有“DE + PE + AE”及“DE + PE”,但数量极少。其次,对子事件的概念结构分析表明,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对离开事件与经过事件的概念化结果一致:离开事件大多呈现“<P_AS><SP>”的概念结构,而经过事件大多呈现“<P_AR><PaP>”的概念结构。除此之外,英语离开事件还呈现“<MO><P_AS><SP>”概念结构,但可认为是“<P_AS><SP>”概念结构的派生。英汉语到达事件概念结构迥异:英语体现为“<P_AG><EP>”或“<MO><P_AG><EP>”,汉语则体现为“<P_AG><MO><EP>”或“<MO><P_AG><MO><EP>”。第三,根据Talmy (1985,2000b)提出的词汇化模式,我们对具有宏事件特征的位移运动事件的四个主要组成成分的概念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英汉语中约70%的移动元均系有生,无生移动元多出自虚拟位移表达式。各有40%左右的英语离开事件和到达事件含有动作成分,而含有动作成分的英语经过事件达总量的60%。比较而言,汉语动作成分在各子事件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离开事件为7%,经过事件为60%,到达事件则几乎100%。对于路径的选择,英汉语使用者有比较一致的倾向:<P_AS>多于<P_AF>,<P_AG>多于<P_AT>。在英汉语中背景成分多为名词性,包括出发点、经过点、终点和目标。据此我们认为,两种语言里的位移运动事件概念结构类似,这一点在其表层结构中得到了部分体现。比如移动元与背景大多均以名词(短语)表征,路径通常用介词和路径动词表征。但概念结构不等于表层结构。首先,通过对具有宏事件特征的英汉语位移表达式的排序研究,我们发现两种语言间只有一种表层结构一致,即“<P_AS>PP<SP>NP (离开事件) + <P_AG><EP><MO>Pv (到达事件)”,英汉语三个子事件表征结构中只有经过事件的核心表征结构相同。其次,如上所述,英汉语间约70%的位移运动事件表达式切分相似,余剩30%切分迥异。对这些表达式的整体分析表明,三种因素促使了这种差异:1)子事件的减少,2)宏事件特征的丢失,3)表达式由动态转为静态。第三,英语动作成分一般通过一个运动动词表征;该动词可能是路径动词,方式动词或任何一种运动动词。汉语位移运动事件表达式则常常使用连动式进行表征,甚至一个子事件的动作也可能通过连动式进行表征。这对后续成分的表征带来了影响,尤其是到达事件路径与背景。由于汉语中存在较多的动词性路径和背景,而英语运动事件表达式只能容纳一个运动动词,英语往往使用介词和副词翻译汉语动词性路径,使用副词短语翻译汉语动词性背景。调查表明,汉语鲜有副词性路径或背景。这种表征上的不对称主要有三个原因,1)对于动作的编码,2)相似性原则,3)词汇化方式。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提出基于某种标准的语言类型学归类往往失于偏颇,尤其是当应用于编码方式多样的语言,比如汉语;其次,以汉语连词“而”和英语连词“and”为例,我们发现连词的引入并非总是引起虚拟运动表达式宏事件特征的丢失。我们认为这有助于宏事件特征理论的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