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金融学研究中的“永恒话题”。而随着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应该着眼于开放经济的背景,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外部影响因素即是本论文的研究主题。论文主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经济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新问题,例如国际收支盈余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国际初级产品的依赖不断加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物价波动的重要原因。2、我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着重于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和应用,忽视了对本国问题的具体研究。本文通过对外部因素和我国实际经济数据的分析,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启发性的结论。3、哪些外部因素能够影响我国通货膨胀?传导途径是什么?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如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我国预防和治理通货膨胀,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外部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国际收支、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汇率、利率和相对通货膨胀。我国学者对国际收支与我国物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比较多,考察范围一般集中在进出口和外汇储备上。而本文的切入角度是国际收支的货币因素。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给量的过度增长引发通货膨胀。因而本文重点研究国际收支的两个变量:能够改变基础货币的中央银行国外资产,能够改变货币供应量的银行国外净资产。回顾我国近些年的货币供给来源,可以发现,外汇占款所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成为我国货币投放的主渠道。而通过对进出口、外汇储备、央行国外资产以及国外净资产的实证分析,我们也得出了央行国外资产和国外净资产与我国CPI关系最为紧密的结论。二者与CPI之间即期相关系数达到了0.7,滞后半年的相关系数也都在0.5以上,同时二者与CPI之间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随着近几年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对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