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教学中,许多学者和老师都把错误的原因归结于母语的影响。而中介语理论认为,错误分析,加之对错误其背后原因的探究,可以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及其规律,这对于外语教学而言至关重要。近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但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音错误依旧缺乏系统的研究,也少有对错误背后原因的全面解释。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在中介语理论的框架内,分析二语习得中的音段和重音错误,并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其背后的原因。本实验选取某高校125名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入学之际,即通过问卷调查掌握被试者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被试者参加了三次口语测试,时间跨度将近一年。为避免不必要因素的干扰,三次口试采用同一份试题,且全体被试同时参加考试和录音。在指导老师确定评分标准后,通过Praat软件对学生录音进行听辨和转写。本实验通过纵向对比学习者的各类错误在三次测试中的频率,试图发现其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此外,本研究还分别选取了水平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各2名,对他们进行访谈,以探究其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进步原因。除去由于设备问题及操作不当的无效录音文件外,有效被试共110人,三次收集录音材料总时长近430分钟,各类错误共3102处。实验对比了各类错误的频率变化,并结合访谈及助教手册的记录,提出了各类错误出现的语际及语内原因。经过对比发现,音标错误主要集中在/(?)/,/e/,/p/,/(?)/,/(?)/等元音及辅音/r/,(?)/v/上,而增音和吞音问题主要发生在词尾部分,这也是日后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验发现,,过分模仿美音是学习者测试时出现加音/r/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缺乏语音知识已不再是吞音问题的主要原因,学习者对于连读、弱读规则的过分应用等语内因素也不容忽视。数据还显示,学习者的词重音错误频率在后测中出现了反弹,SPSS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据此,本实验提出学习者的词重音学习可能存在"高原现象",即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进步之后,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英语词重音对于中国学习者而言比较困难,学习者在真正将其内化前,若减少对其的关注和练习,词重音水平可能出现退化。据此,本研究对语音学习中的一些陷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日后的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