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思潮是二十世纪后二十年中国文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既是世界各种理论,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理论影响下中国式文学书写,又是中国文学史本身的必然性结果。新历史主义观念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书写中的一个潜在的叙事规则。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思潮的形成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关系密切。后现代主义理论所带来的语言本体论转向使得作家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语言与历史、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语言的表意功能受到了质疑,作家主体改变观照历史和表达现实的策略。作家充分地发挥主体性,借助虚构和想象的翅膀,重新发现传统历史(小说)书写中存在的意识形态因素,并再次重写历史。他们的策略是:(一)以边缘反抗中心;(二)证明传统的、客观的、完整的总体性历史表现的不可能性,并进一步验证了(三)这种总体性历史已经“死去”和在历史的遗址、政治的边缘狂欢、再生。这些叙事策略正是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新历史主义小说家们宣判总体性历史“死去”的同时,又重构自己的新的历史世界。一方面对以往的主流意识形态下书写的历史(小说)进行去魅,另一方面又在传统历史(小说)之外寻找他异因素,以绝对地固守民间叙事立场和展现民间个体生命与狂欢仪式来重现另类人性化的、寓言化的、人道主义的历史真实存在的可能性。新历史主义小说以对传统历史(小说)书写的解构、反叛显示出自身的存在价值。但是,新历史主义小说则又陷入了新的困境:(一)认识历史和现实的困难;(二)以小说叙事挑战历史叙事,没有作好自身的小说(家)身份的定位。这种困难在小说界成了问题之后,其新历史观则寻找到了新的显现领域。新历史观作为一次观念领域变革运动,再次拯救了中国的小说界,同时也拯救了中国的影视界。新历史主义观念在当下文艺界仍然发生着现代性嬗变。本论文是以中国八十年代以来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思潮为研究对象,以后现代主义理论所带来的语言本体论转向为源起,以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解构主义为一种解释利刃对中国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思潮作动态的史的评价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