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双重考量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实质上是管理者基于自身利益和心理特征等原因实施的一种个人行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会计信息与管理者的薪酬密切相关,管理层有动机操纵会计盈余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盈余管理按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应的成本收益也有所差异。过度自信是管理者较为典型的自身认知偏差及心理偏差。随着环境的改变,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发生变化,对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收益权衡和选择也可能发生改变。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是否具有显著关系、企业生命周期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是否有显著关系以及不同生命周期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差异,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过度自信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表现原理出发,分析得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易缩小预测的置信区间、产生自我归因偏差和过度乐观导致高估收益低估风险,出于薪酬契约和债务契约动机实施盈余管理行为;不同生命周期下企业战略不同,对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收益权衡也不同;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因其表现出的冒险和挑战精神不同会倾向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本文选取我国2012-2016年深沪A股主板3335个上市公司样本,以修正的Jones模型度量应计盈余管理,Roychowdhury模型度量真实盈余管理,从管理者个人特征、外部认可度和自身行为表现三个层面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用现金流量组合法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建立多元线性模型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也显著正相关;相对于成熟期企业来说,成长期企业操控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低,操控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也更低,衰退期企业操控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低;与成熟期相比,成长期企业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较少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衰退期企业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较少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本文以企业生命周期这一动态视角探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为理解过度自信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经验依据。研究认为企业应加强管理者自我认知的培训,完善管理团队信息共享机制和决策反馈机制,从源头上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监管部门把握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特性和规律性,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也为投资者如何运用会计信息作出更为科学准确的决策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认为人是完全理性完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大量“扭曲的事实”验证了“理性人”假设的缺陷。为了更好地解释
本文从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出发,引出了项目管理在通信行业的应用、特点及意义。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下,通信制造商不仅需要维持现有的服务质量,而且还需要不断创新、
财政资金缴入国库之后到实际支付这段时间沉淀于国库的存款,因时间差而产生的余额就是国库现金。近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资金大量沉淀在国库,造成了
[摘 要] 职教改的背景之下,育训结合、三站联动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主要就是工学结合、校企政府协同创新职校运营模式,通过有效措施创建职业院校教育实训基地,改善教育工作的基础条件,全面增强整体的教育工作效果与水平,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实训基地,提高教育工作质量,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育训结合;三站联动;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学位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在中职教育中语文课程至关重要,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而且可以锻炼学生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进行的.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思维尤其重要,一个不断创新的国家,必将成为一个有竞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