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太严而难行 ——清代司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ou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保证司法公正、防止司法官徇私枉法,我国自古以来就建立了一套司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期望通过追究司法官的错案责任,来敦促司法官更加勤勉尽职、专注于审判工作。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样也继承了前代的司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并发展至最完备的形态,其实施状况对后世也更加有借鉴意义。清代的司法官错案责任是繁复而严厉的,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刑事错案责任。即司法官因“刑名违错”而应受到的刑事处分,其中最为核心的一条罪名是官司出入人罪。官司出入人罪是指司法官在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因过失或故意,将无罪或罪轻的人判为有罪或重罪(入罪)、有罪或罪重的人判为无罪或轻罪(出罪)的行为。依照主观心态和错误程度的不同,官司出入人罪可以细分为故/失出入人全罪、故/失增轻作重人罪、故/失减重作轻人罪等。针对不同的情况,《大清律例》都有细致的处罚规定;其二,行政处分责任。出入人罪的司法官除了会受到刑事处罚外,还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或记过、或罚俸、或降级,直至革职。这些行政处分会给司法官的仕途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其三,民事词讼错案的责任。我国古代虽然是以刑为主,但是同样还有户婚、田土、钱债等民事案件。对于这些民事词讼案件,同样也存在错判的情况,并产生相应的错案责任。错判民事词讼案件由于不涉及刑事罪名,因此司法官一般会被处以一定的行政处分。虽然清代建立了一套完备而严厉的司法官错案追究制度,但是该制度的实效并不能让人满意。有清一代,照样发生了很多冤假错案。除了吏治腐败之外,错案追究制本身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首先,忽视了客观规律,没有认识到在清朝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错案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忽视了司法官也是理性人,也会趋利避害的事实。过于严格的错案责任,既不允许司法官失入又不允许其失出,将司法官逼入了退无可退的境地。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很多司法官会采用各种手段来规避错案责任,甚至不惜采用极端不正义的手段;最后,在“官官相护”的官场氛围之下,清朝所构建的自上而下、层层监督的错案追究体系流于形式,无法有效纠正冤假错案。时至今日,我国也建立了一套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且已实施多年。为了进一步杜绝类似呼格吉勒图案一样的冤假错案再次发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朝着越来越严格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清代司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前车之鉴”下,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现代社会,法官也会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而采用各种手段来规避错案责任。因此,现行的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本身也是存在问题的。无论在清代抑或新中国,错案责任追究制度都反映出执政者对公平正义的关注。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之下,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西方司法理论来否定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法官也是理性人,面对过于严苛的责任时,同样会趋利避害。因此,除了加大对错案法官的惩处力度之外,应该适当采用激励手段,让法官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从而减少案件审判的错误率,保障司法公正。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创客教育走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以Scratch编程课程为代表的创客教育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小学Scratch编程教学中存在着学情差异大、课时少、有效教学时间短、教学模型单一等问题,有学者将微课引入到小学Scratch编程教学,以期解决当前教学问题,同时因为微课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可有效解决当前编程教师重复劳动,学生使用即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阶层的划分,贫富差距的扩大,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家庭背景对子女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都存在较大影响。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依旧严重,集中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的获得上。而获得优质的高等教育作为进入中上阶层的入场券,在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不公平,就不利于社会正常的代际流动,甚至加剧“寒门再难出贵子”、“阶层固化”等现象。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基于对湖南省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并存在着数量庞大、各具特色的村庄。那些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浓厚文化内涵的村庄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庄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大批的村庄消亡,大量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消失。一直以来,农村问题都是我国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勾画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生物作为中学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基本实验能力非常重要。虽然近几年国家和各级政府愈发重视对基础教育教学的投入,大部分地区实验硬件条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发现,贫困地区生物实验开展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依旧很不理想,其主要是受到了实验设备、师资力量和师生认知的限制。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地区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与高中生物教学
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乡村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如何在乡村混乱的法律秩序之中寻求各种治理势力的平衡则是维持乡村秩序的关键。村民自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之中常有设计之外的问题出现,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村干部的有效监督,村民自治制度开始偏离设计初衷。如何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促使新乡贤充分参与辅助乡村治理活动,维系乡村秩序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乡贤治理的实践经验不足,但在氏族势力庞大的明清时期的乡村中乡贤的治理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空间哲学中缝隙空间理论为视角,以福州大学城各高校为实例调查对象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2014届全国大学毕业生多达700万人,如此多象牙塔里出来的学子蜂涌入社会,如果没有妥善安置和疏导,必将滋生出新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安全隐患。笔者从2008年本科毕业后就在高校工作,即使重回校园进行研究生深造期间也未离开高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非常关注。因此,希望本研究能为我省大
本文以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情况进行系统探讨。首先,借助文献资料,从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管理学原理出发,分析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然后,对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实证研究,以各种大数据为基础,主要采用图表方式梳理了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现状,系统剖析了管理机构和研究
就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来看,民办高校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求自身的优势与力量,顺势而为的途径便是在管理上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管理就是基于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的辩证统一观点,培养人与实现人之需求的过程。以泉州现有民办高校来做实证性的分析,民办高校管理上的主要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于以物为中心,在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培养上存在缺失、偏差和空档。推进民办高校人本化管理进程,首先,
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的交流不断加深,合作也日趋密切,吉尔吉斯斯坦人民迫切渴望接触中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2005年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提出汉语教育要从“走进来”走向“走出去”。2018年8月——2019年7月,笔者就“走出去”,赴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城市奥什市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从事了为期11个月的汉语教学工作,对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及周边地区的汉语传播有了一定的体会和了解。笔者了解到,截至20
早期,由于美国资本市场较成熟、限制少,审核期短等原因许多中国企业纷纷选择赴美上市。但是在2010年前后,中概股企业股价低迷、出现信任危机,许多中概股企业选择私有化退市后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寻求上市机会,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们广泛关注。中概股企业回归之路并不平坦,部分企业回归受阻,药明康德作为生物科技类企业成功通过IPO回归A股。这一事件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以药明康德为例研究其回归的动因及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