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可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比较研究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职业地位获得理论为理论依据,从社会学实证研究的范式出发,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查,全面、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对工作性质、工作前景、工作收入、工作保障和工作地区期望的差异。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对大学生工作性质的期望有显著影响,且在对单位性质的期望上存在差异,在单位规模上存在部分差异,而在单位知名度和工作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对大学生工作前景的期望有显著影响,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对工作前景的期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对工作收入的期望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对大学生工作保障的期望是有显著影响的,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对工作保障的期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城乡生源地大学生对工作地区的期望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东、中、西部生源地大学生对工作地区的期望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此,针对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自身修炼,加快人力资本提升;加强就业服务,促进就业观念转变;加强政策保障,营造良好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