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讨论中国古代书画领域中的“逸”这一艺术概念,试图对其含义进行较为清晰的阐发。“逸”,本义为“失也”,其后逐步发展出逃离与隐遁之意。在艺术领域,这种逃离是创作者基于追求个人风格与谋求艺术发展的一种主动选择,同时它也并非盲目地逃离,而是指向最终回归的短暂疏离。当最终的回归得以实现之时,也即是艺术新变达成之日。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讨论“逸”字的本义及其哲学文化内涵,以便为进一步研究书画领域中的“逸”提供适当的思想背景。这其中又由老庄哲学对成见的驳斥与对终极真理的追求而连缀起佛学对俗世生活的疏离及儒家隐逸观,从而论证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否定以及它们对超脱境界的追求。第二章讨论中国古代绘画领域之中“逸”这一概念的发展。在此,“逸”还与“似”、“神”等画论概念相关联,因而本章先以对“似”与“逸”的讨论为铺垫,随即梳理“逸”在画论史上地位的升沉。进而肯定“逸”作为一种风格上和审美心理上的至高标准,能够超越具体绘画表现形式与时代风尚而得以凸显。第三章论述“逸”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中与其在绘画史中较为不同的发展过程。相对于绘画史中“逸”之地位的逐步提升,书法中的“逸”则在较早阶段就已经成为了极高的标准。这与王羲之等书法家的创作实绩密不可分,也体现着书法艺术本身的独特性。而书体的历代演进以及清代的碑帖之争也为我们提供了在艺术潮流变动之中体会“逸”之含义的良好契机。同时,由于书法较之绘画更具实用性,它还促使我们关注诸如民间工艺等更广泛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总而言之,对“逸”的研究能够拓展我们的审美眼界,发掘中国艺术并不满足于低层次的美,而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自我超越的特性。在中国艺术向上追求更高的旨趣与境界之时,“逸”这一概念本身也因之具有了不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