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路线,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然而,经济活动等所引发的生态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生存环境的质量问题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应用于生态园林的建设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PPP模式实现了公共产品和服务与供给机制的有效结合,从供给侧方面来看,PPP模式为社会资本提供了新的投资方向,能有效助力于生态园林的建设。PPP模式具备融资功能,能将社会资本引入到项目建设中,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深受政府青睐,另外,PPP模式可以应用到经济生活的多个领域,许多项目甚至涉及整个社会的民生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意义深远。本文首先给出了生态园林项目和PPP模式的概念,并将公共产品供给、规模经济、产业集群效应等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我国在将PPP模式运用到建设生态园林项目的发展现状及所出现的问题;接着分析了东方园林公司采用PPP模式已成功承建的生态园林项目-“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环科新城”,通过向“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环科新城”生态园林项目相关的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并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确立了促进生态园林PPP项目发展的各项财政措施的指标体系,同时分析出其各占权重,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财政措施,政府为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政府直接采购和给予企业研发项目税收减免的优惠三项措施最为重要;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介绍了国际上将PPP模式应用于生态园林项目建设的案例,从中提炼出促进PPP模式应用于生态园林项目发展的财政措施;最后,针对我国财政政策在促进生态园林PPP项目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案例的分析给出了优化建议,公共部门应加强对PPP项目的监管、建立相应的资金支持机制,提高自身信用、完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健全法治体系,由此推动生态园林PPP项目的有效开展,社会企业应积极进行业务转型、完善产业链、创新核心技术、寻求安全性更高的融资渠道,从而增强自身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