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期临床特点,并对先天性梅毒患儿体格及发育状况进行随访。 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诊断为CS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收集56例。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并比较早产儿和足月儿先天性梅毒临床特征的差异。对母亲治疗组、非治疗组新生儿CS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新生儿CS的临床表现。对CS患儿母亲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职业、教育程度、首次梅毒血清学检查时间、梅毒治疗情况等,总结出CS患儿母亲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随访:新生儿CS组为试验组,选择同期于新生儿病房住院的非CS的患儿为对照组。随访内容包括:体格发育评定,随访婴儿于3月、6月、9月及12月测量体重、身长和头围;利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研究对象的智力发育指数MDI以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 结果: 1.早产儿组78.6%出现肝功能损害,64.3%出现贫血,67.8%出现肝脾大;足月儿组分别为50%、32.1%和3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6例患儿中,母体治疗组为18例,母体非治疗组为38例,分别对两组的皮损、早产、肝脾大、肝功能损害、贫血、PLT减少、CRP增高、TORCH-IgM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CS组分别在3、6、9、12月龄时身高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头围增长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对8例患儿于纠正胎龄12月时完成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MDI为中等6例,中上1例,边缘1例(有窒息史,新生儿期有脑软化);PDI为中等7例,中下1例。 结论: 1.早期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有非特异性及多样化的特点,常可累及多个脏器,其中,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肝功能损害、皮肤损害及肝脾大较常见。 2.新生儿期先天性梅毒早产儿器官组织损害较足月儿典型,主要表现在肝功能损害、贫血及肝脾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产前治疗的梅毒母亲娩出患儿受累器官发生低于非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母亲文化程度低,无职业者居多,缺乏产前保健。 4.经过正规驱梅治疗的先天性梅毒患儿存在体格发育落后的趋势,身长发育落后最为明显,应定期随访体格发育、特别是身长发育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处理,减少体格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