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行水验方拮抗肾小球硬化进展的实验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ta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化瘀行水验方拮抗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方法:随机将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5/6肾切除大鼠模型对照组和化瘀行水验方组。分别于手术后4周、8周检测各组大鼠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含量;Masson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观察肾小球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α-1)、Ⅲ型胶原(Coll Ⅲ)、Ⅳ型胶原(Coll Ⅳ)及胶原纤维的积分光密度(IOD)。 结果: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血肌酐、血浆尿素氮和24h尿蛋白明显增加(p<0.001),而血红蛋白明显减少(p<0.001),这种改变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中药组较模型组治疗4周、8周后,能显著地减少血肌酐、血尿素氮含量(p<0.05),显著减少24h尿蛋白量(p<0.05~0.01)。但不能明显改善血红蛋白的减少(p>0.05)。化瘀行水验方治疗4周及8周后,肾小球内TGF-β1、FN、LN、Coll Ⅲ、Coll Ⅳ和胶原纤维的病理性聚集显著减少(P<0.05~0.01)。 结论:化瘀行水验方治疗后,其减少5/6肾切除大鼠24h尿蛋白量和拮抗肾小球硬化的作用,至少部分参与了保护残存肾功能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中药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明确ES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指征和使用时机,完善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手段。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很多,但大多对二者相互过渡、相互融合的中介环节有所轻忽.“微调研”以其紧密结合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时间、从学生理论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出发
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背景下,旅游目的 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具有专业品牌、见习实践、国际交流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条件.对标旅游管理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要求,旅游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立体模式是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手段,基于地方资源利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立体模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英语专业加强母语文化教育成为必须.但仅开设一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无法实现母语文化教育的多重目标.通过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以课程群、课程模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脑心通胶囊对VD模型大鼠行为学、海马组织形态学、海马神经元静息态[Ca]及pCREB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脑心通胶囊对V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要实践场所,实验室开放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高校探索性教学,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结合淮北师范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