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前言和正文三章。 前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原因和意义,并简要评析了关于韦庄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为韦庄生平和思想研究。首先对韦庄生平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考辨。一是韦庄在广明之乱前“尝居虢州”的问题。本文认为韦庄曾在虢州居住十年,其移居虢州的时间在咸通四年(863)到咸通八年(867)之间;二是光启二年(886)韦庄陈仓迎驾的问题。本文认为迎驾事件属实,此行的目的是求仕,而不是奉周宝之命前往长安向襄王劝进,论文还考述了其去程和归程的具体路线;三是韦庄诗《对雪献薛常侍》中的薛常侍问题。本文认为薛常侍是薛廷珪,而非薛能。其次分别从求学应举时期、避乱漂泊时期和及第为官时期三个阶段论述了韦庄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历程。再次考察了《又玄集》的版本流传情况及其选诗特点,并从《又玄集》与《极玄集》的对比中,概括出韦庄的文学思想。 第二章为韦庄诗歌研究。首先较详细地考察了《浣花集》的版本源流及补遗情况。认为韦庄《浣花集》原本二十卷,至南宋时已散佚不全,陈起重刻的十卷本成为以后各种刻本的底本。此本存诗二百四十九首,至明末尚存,入清后,前三卷散佚,二十世纪初此残宋本为日本静嘉堂所有。韦庄诗的补遗工作自明正德年间的朱承爵始,朱补二首,其后经胡震亨、毛晋、季振宜、王重民、陈尚君等人历事增补,今韦庄实存诗三百二十二首,残句三联。其次从忧虑时事、关心民病、思乡恋阙、感伤不遇四个方面考察了韦庄诗歌的主题取向。再次从唐代七律纵向演变的角度,详细分析了韦庄七律创作的艺术特色及其渊源。认为韦庄七律的主要特色是风格多样,但以清新闲雅为主;针对表现对象的日常化而采用浅显平易的结构模式;对题材的把握以情感为主,较少理性的思索;语言浅近流畅而不失清圆工丽。其艺术渊源则可以追溯到杜甫。最后从夕阳意象的文化渊源入手,分析了韦庄偏好夕阳意象的主客观原因及其诗中夕阳意象的审美价值。 第三章为韦庄词研究。对韦庄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一词提出新的解释。认为此词作于唐昭宗天复二年(902)韦庄在成都浣花溪畔寻得杜甫草堂旧址并结茅而居之后的某个春天,词中的“洛阳才子”应指杜甫。这首词是居其处而思其人,通过对杜甫寓蜀时期思想情感的深刻体会,并联想到自身的平生遭际,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自己一生追慕的前辈诗人的异代知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