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富集技术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自上世纪80年代崛起以来,成为自高效液相色谱后的一种新型高效液相分离分析技术。CE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分配行为和电泳淌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由于其具有分离效率高、分离模式多、试剂损耗少等特点,在分离分析领域受到研究者的热切关注和广泛应用,并在食品科学、环境监测、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等各领域蓬勃发展,成为当今最至关重要的分离技术之一。然而,由于进样量小和检测器等限制,CE的检测灵敏度有限,无法充分满足生物体系中痕量检测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将大量在线富集技术与CE联用,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在已报道的相关文献中,与CE联用的检测器大多是紫外检测器和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在线富集技术在安培检测(Amperometric detection, AD)中的应用鲜有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在线富集技术在CE-AD中的应用,本论文通过建立不同的在线富集体系,探索可与CE-AD技术相兼容的在线富集技术,并将其用于实际样品体系,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CE的发展历程、分离原理、分离模式、检测方法、在线富集技术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建立了移动pH界面技术与CE-AD联用技术,利用样品区带和背景缓冲溶液交界面上剧烈的pH值梯度变化,成功实现了六种生物胺的同时在线富集与分离检测。该法的检测限达到5.35~68.3:M (S/N=3),灵敏度较传统方法提高了近100倍。将该法用于经简单预处理后的人体尿液中生物胺含量的检测,回收率结果良好。第三章将场放大进样与移动取代边界两种在线富集技术相结合,应用于CE-AD体系,成功实现了对三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的在线富集与检测。利用18-冠-6-四羧酸与AGs结合的络合物与缓冲溶液中的Na+发生的取代反应,在释放抗生素分子的同时实现瞬时富集。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灵敏度较传统方法相比提高了400~1000倍。将该法用于经简单脱盐处理后的河水样品加标AGs的分析,结果精确可靠。第四章将场放大进样-移动取代边界与CE-AD联用技术在酸性条件下进一步发展,成功实现了葡萄酒中五种生物胺的在线富集与检测。通过对样品溶液、伪稳定相、进样时间等重要参数进行研究,在最优实验条件下,五种被测分子的检测限可达2.2~9.8nM(S/N=3),灵敏度较传统方法相比提高了160~300倍。将该法用于葡萄酒样品中生物胺的检测,结果精确可靠,且无需复杂的预处理步骤,为生物胺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在每阶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都指明了对诗词教学的具体要求。我们的唐宋词教学,无论是中年级还是高年级,理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想象。"体验""想象
长期以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对本国出口贸易的作用。文章利用2000~2006年中国24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GMM方法分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
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的结构,以及它与食品中蛋白质功能性质(如:表面性质、水化性质、凝胶性质等)的关系,并探讨了食品蛋白质的几种功能性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3月8日,学生给我上了一堂出乎意料的语文课。课堂上,按照准备,每个同学要当堂朗读前一天的语文活动课作业(给妈妈一件节日礼物——用你所有的美丽语言写给妈妈,祝妈妈节日快乐,并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手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62例颈椎病手术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取颈椎前路
木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随着各个时代的演变,经过千百年的积淀,逐步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和韵味。一直以来,以螭龙为题材
以黑龙江省五常市冲河林场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中龄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弱度间伐(株数强度13%)5 a后林分生长、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更新状况。结果表明:(1)弱
在建筑业,把增加少熟料混合水泥用量,作为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的主要途径。可使用具有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各种辅助胶凝材料和混合材。但需要考虑材料性能和合理的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频繁出现,为此需要积极转变城乡规划理念,维护好生态环境,促进城乡朝着绿色、低碳、环保的方向发
患者男性,20岁。主因持物、行走不稳4年,于2017年7月25日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双下肢无力,表现为上下楼梯或蹲起稍困难,上述症状与体征呈进行性加重,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