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结核患者在2个月强化治疗期间,需要大剂量、多形式服用抗结核药物。抗结核药物可有效抑制或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但也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或肝损伤。益生菌已被认为是胃肠道功能中有利的微生态调节剂,随着“肠-肝轴”理论的广泛应用,一些研究表明某些益生菌可以在肝脏疾病中产生有益作用,但是否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或损伤产生影响却鲜有报道。本研究拟调查强化期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开展益生菌补充试验观察其对肺结核患者强化治疗期间肝功能、肠道通透性、炎症水平及胆汁酸等代谢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某胸科医院的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1580例≥18岁肺结核患者;采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临床信息,分析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肝功能异常情况。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患者的膳食摄入情况,分析膳食摄入水平与肝功能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开展益生菌补充试验,纳入325例≥18岁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酪乳杆菌低剂量补充组(1×1010CFU/天);高剂量补充组(2×1010CFU/天);对照组(无补充);干预时间为2个月。采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临床信息等。收集研究对象干预后血液和粪便样本,并及时冻存于-80℃超低温冰箱,以备后期指标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 L)、直接胆红素(DBi L)、间接胆红素(IBi 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脂多糖(LPS)、肠紧密连接蛋白1(ZO-1)、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指标。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检测血浆代谢物。在相同色谱条件下,用胆汁酸标准品的保留时间、质荷比与血浆样本中色谱峰中的保留时间、质荷比进行比对,以峰面积表示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脱氧胆酸(DCA)、石胆酸(LCA)水平。两组间差异代谢物的筛选采用火山图,以Fold change值与P值作为主要依据。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Bonferroni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益生菌补充对强化期治疗的结核病患者肝功能、肠道通透性、炎症水平、代谢物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对1580例肺结核患者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病强化治疗2个月末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5.82%,以青年、男性及轻度异常多见。食物摄入情况调查发现,蔬菜摄入量减少与强化期治疗期间的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增加有关。与最高分位(>200.0g/d)的蔬菜摄入量相比,最低分位(<78.6g/d)的蔬菜摄入量、第二分位(78.6-200.0g/d)的蔬菜摄入量与肝功能异常风险的OR(95%CI)分别为2.10(95%CI:1.11-3.95)、2.37(95%CI:1.31-4.29)。在2个月的益生菌干预试验中,325例肺结核患者在强化治疗期间的肝损伤的总发生率为4.6%;其中,对照组、低剂量益生菌补充组和高剂量益生菌补充组的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7%、4.7%和3.5%(P>0.05)。血液中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在2个月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益生菌补充ALP升高率较低(0 vs.4.9%,P=0.024);低剂量益生菌补充组的TBi L(1.2%vs.9.7%,P=0.013)和IBi L(21.2%vs.35.0%,P=0.038)升高率较低。肠道通透性指标结果显示,高剂量益生菌补充组的LPS、ZO-1和IFA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低剂量益生菌补充组(P<0.05)。炎症水平指标结果显示,高剂量益生菌补充组的TNF-ɑ、IL-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低剂量益生菌补充组(P<0.05);与对照组比,低剂量益生菌补充组和高剂量益生菌补充组的IL-6水平较低(P<0.05)。胆汁酸代谢分析结果显示,在2个月干预后,益生菌补充对胆汁酸(CA、CDCA、DCA、LCA)水平无明显调节作用。差异性代谢物鉴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益生菌补充组的视黄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亚麻酸、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水平较低(P<0.05)。与低剂量益生菌补充组相比,高剂量益生菌补充组的视黄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水平较低,磷脂酰丝氨酸水平较高(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易出现肝功能异常,以青年、男性及轻度异常多见。蔬菜摄入量增加与肝功能异常风险降低有关。益生菌补充缓解胆汁淤积型肝功能指数的异常升高,可能与降低肠道通透性及炎症水平,调节视黄醇及脂质代谢有关。建议在治疗期间,通过膳食调整、适量补充益生菌等措施缓解患者因抗结核药物使用而引起肝功能异常、肠道通透性增加等不良影响,从而提高患者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