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三种夏寄主棉花、黄瓜和番茄上棉蚜转移取食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体型大小差异、有翅蚜分化特征及棉蚜为害对各寄主的氨基酸损失进行了研究,并对棉蚜在越冬寄主木槿、石榴和花椒上的蚜型种类、数量消长规律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不同夏寄主上棉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通过对不同夏寄主上棉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发现,棉花和黄瓜上的棉蚜最大存活时间和存活率都明显大于番茄上的棉蚜,而黄瓜上棉蚜的繁殖率大于棉花和番茄上的棉蚜;棉花上棉蚜孤雌蚜转接到黄瓜和番茄上在第6d和第4d全部死亡,整个存活期间不能产仔,因此不能建立种群;黄瓜上的孤雌蚜转接到棉花和番茄上后,分别于接虫后的第5d和第3d全部死亡,且无仔蚜产生,不能建立种群;番茄上的孤雌蚜转接到棉花和黄瓜上后存活时间较长,分别至第7d和第6d才全部死亡,且都于第6d有仔蚜产生。可见,番茄上的棉蚜极有可能在棉花和黄瓜上建立种群。 2 不同夏寄主上棉蚜在不同温度下的个体性状 运用室内寄主苗期接虫饲养再取样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夏寄主上棉蚜在不同温度下的个体性状指标。发现在同一寄主上,随着温度的变化,棉蚜的三项指标值均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即温度较低时,随温度的上升,体宽,体长和体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在21℃时,三项指标均达到最大;但在温度高于21℃,且随温度的上升,体宽,体长和体重均下降,但是体宽和体长的下降均较缓慢,而体重的下降趋势较为剧烈,这与体长和体宽两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所反映的情况较为一致。其中以体重在黄瓜上下降幅度最大,这可能是黄瓜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所致。 3 棉蚜对不同夏寄主危害的氨基酸损失测定 对经受一定时期棉蚜为害的棉花、黄瓜和番茄三种夏寄主叶片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三种寄主上各种氨基酸含量随着处理虫口密度的加大,都显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在低虫口密度下,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在棉花和黄瓜上,当虫口密度较高时(>100头/叶),各氨基酸含量同对照相比,呈现显著的差异,当虫口密度达到500头/叶时,对寄主体内氨基酸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在番茄上当虫口密度较高(>200头/叶)时引起各组分的变化才较显著,但随虫量的增加,这种变化并没有显著加大。可见,番茄较棉花和黄瓜对蚜虫的耐害力强。 棉花和黄瓜上的氨基酸实际损失量较为接近,但与番茄上氨基酸损失量有较大差异。这与番茄对棉蚜的耐害力强所反映的情况保持一致。4不同夏胃主上棉蚜有翅蚜各蚜型发生状况的研究 通过田间取样,室内鉴定记数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夏寄主上棉蚜有翅蚜各蚜型发生状况。发现雌性母和有翅雌蚜在中/10一上/12期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在11 月上、中旬达到高峰。但有翅雌蚜的出现因时间不同寄主而呈现差异.以在番茄上出现最早,也是最早达到峰值,而黄瓜和棉花上有翅雌蚜出现则稍推后 10d左右,表现出不同寄主上有翅蚜回迁的时间系列上异质性。5 不同寄主上棉蚜有翅蚜形态指标的测定 在三种夏寄主上,棉花和黄瓜上有翅雌蚜的体长和头宽两形态指标值接近,但均较番茄上的棉蚜大;而胸宽、腹宽、翅展三项指标在三种夏寄主上差异不大。 有翅性母在不同寄主上形态值与有翅雌蚜相似,以黄瓜上棉蚜的五项指标值最大,但与棉花蚜虫差异并不明显,而取食番茄的蚜虫各项形态值均较小。6不同冬寄主上棉蚜的实脸种群主命表 随着温度的上升,棉蚜在三种冬寄主上的存活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木谨上棉蚜存活率以 ZIt最高,而石榴和花椒上棉蚜存活率以 24 oC时最高。高于 24 oC的情况下,随温度上升,存活率下降,同时存活的天数也在缩短。在等温下,以木模上棉蚜存活率最高,石榴上存活率次之,而花椒上最低。7 冬前不同寄主上有翅蚜各蚜型发生状况 木模有翅雄蚜自11 月上旬开始出现,在有翅蚜中比例逐渐增加,直至在12月中旬成为有翅蚜中的绝对优势群体,与此同时,雌性母在波动中逐渐下降,而有翅胎生雌蚜群体变动不太明显。 石榴和花椒上雄蚜的出现时间与变化规律以及雌性母的变化规律与木模上较相似,而有翅胎生雌蚜在波动中逐渐下降。8越冬卵的研究 从棉蚜卵粒的形态指标看,卵粒的长度和宽度在三种冬寄主上无显著差 2异。不同冬寄主对越冬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数量分布上。9 不同冬寄主上棉蚜种群动态研究 木谨棉蚜种群数量远远多于石榴和花椒棉蚜。三种寄主上棉蚜的快速增长期基本一致。木撞上一直都是中部蚜量大,而石榴和花椒则是前期上部居多,后期则以中部居多。三种寄主上棉蚜分布情况都显示出了下部不是棉蚜的主要越冬和繁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