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一种符合临床溃疡形态,并且愈合速度较慢的大鼠慢性体表溃疡模型。2研究朱红膏的用药安全性,指导临床安全用药。3研究朱红膏的毒效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 SD雄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皮肤缺损+细菌感染组(PR),皮肤缺损+埋置异物组(PW),皮肤缺损+细菌感染+埋置异物组(PRW),予以不同的体表溃疡模型造模方法,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筛选最佳造模方案。2 SD雄性大鼠66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38.08mg生药/kg)、中剂量组(19.04mg生药/kg)、低剂量组(9.52mg生药/kg)、基质组(凡士林)、溃疡模型组以及皮肤破损组。各给药组、基质组及溃疡模型组按筛选出的最佳方案造模,皮肤破损组以刀片刮伤方式造模。实验观察尿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及肾脏组织病理改变。3 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皮肤破损组、溃疡模型组、凡士林基质组、朱红膏A~E各剂量组(剂量设置分别为:1218.56mg生药/kg,609.28mg生药/kg,304.64mg生药/kg,152.32mg生药/kg,76.16mg生药/kg)。朱红膏各剂量组、基质组及溃疡模型组按筛选出的最佳方案造模,皮肤破损组以刀片刮伤方式造模。实验观察溃疡创面愈合情况,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肉芽组织总蛋白(TP)含量,肉芽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肉芽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结果1大鼠慢性体表溃疡模型的建立实验,PRW组溃疡愈合速度明显减慢,与PR组及PW组比较有差异(P<0.01),PR组与PW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与临床溃疡在形态学上相似。2朱红膏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安全性研究实验,与溃疡模型组比较,朱红膏各组、凡士林基质组及皮肤破损组尿NAG活性未见明显差异(P>0.05);尿RBP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肾脏组织病变有加重趋势,与皮肤破损组比较,朱红膏高剂量组有较明显病变(P<0.05),与溃疡模型组比较,朱红膏各组、凡士林基质组及皮肤破损组肾脏病变未见明显差异(P>0.05)。3朱红膏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机制研究给药4 d,各组溃疡面积愈合情况没有差异(P>0.05);给药7d,朱红膏D、E剂量组和基质组与溃疡模型组比较,溃疡愈合速度明显较快(P<0.05),朱红膏B、C剂量组愈合速度低于溃疡模型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朱红膏剂量的增加,溃疡愈合速度有减慢趋势;给药14d,朱红膏各剂量组与溃疡模型组比,溃疡愈合速度均明显较快(P<0.05),但无随剂量而改变的趋势。给药7d,与溃疡模型组相比,朱红膏A剂量组RBP含量明显升高(P<0.05);朱红膏各剂量组肉芽组织T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朱红膏各剂量组肉芽组织Hy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01);朱红膏C~D肉芽组织VEGF含量明显升高(P<0.05)。给药14d,与溃疡模型组相比,朱红膏A~D剂量组RBP含量明显升高(P<0.01);朱红膏各剂量组肉芽组织T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朱红膏C~E剂量组Hyp含量明显升高(P<0.05);朱红膏A~B剂量组VEGF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1皮肤缺损+细菌感染+埋置异物的三种因素组合方法造模较佳。2朱红膏19.04 mg生药/kg,用药2周可认为基本安全。3朱红膏可显著加快溃疡创面的愈合速度。4给药7d时,朱红膏A剂量为相对毒性剂量,B~E剂量可认为基本安全;给药14d时,朱红膏E剂量可认为安全,而大于D剂量认为有可能会引起毒性反应,为相对毒性剂量。5给药7d、14d时,朱红膏均明显提高溃疡创面的Hyp水平和肉芽组织TP水平。6给药7d时,朱红膏可显著增加创面肉芽组织VEGF水平,给药14d时,这种增加趋势减弱,甚至低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