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出发,对金学铁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其逝世前期间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在八十五年多灾多难的人生历程中,金学铁创作了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创作中追求真实性、主张记录事实的他,创作了许多反映其亲身经历的自传类文学。本文试通过分析其文学作品,寻找金学铁的文学创作动机和创作意图,以期对金学铁研究以及重新诠释其文学创作倾向提供有益借鉴。金学铁的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庞大且写实性强,具有史料价值,不仅体现出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观,更从反映人类真实情感的角度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和愤怒,也体现出他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因此,本文认为运用文艺心理学理论对金学铁及其文学创作进行深入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运用文艺心理学的作家体验论和需要论,以金学铁的代表性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从现实与理想的和谐、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民族舒情与抗日叙事、参与现实的意识四个方面,结合格式塔心理学和文学治疗学观点,深入分析金学铁的缺乏性体验、丰富性体验、愧疚体验和崇高体验,以及归属与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其中得以实现的一系列过程。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文坛上以歌颂类作品、红色经典作品的创作为主流的时代背景,对金学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学创作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当刚刚定居延边的金学铁看到人民欣欣向荣的生活面貌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在心底由衷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欢呼,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和对祖国未来的无限憧憬。在高昂的创作热情下,他创作了歌颂类作品《乔迁之日》、《扎根的土壤》等短篇小说和《说吧,海兰江》等长篇小说。这些作品虽然是金学铁出于“政治义务感”而创作的,但也反映了他希望尽快加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行列的内心诉求。因此,金学铁这一时期的创作心理可以归结为对确立身份认同和寻求社会归属感的需要。其次,围绕《奇怪的休假》等一系列短篇小说,深入剖析金学铁从单纯的歌颂类作品创作逐渐转向以批判性思维揭露分析社会问题的过程及其原因,并结合当时破冰回暖的国际局势和中国内部的政治形势,对《二十世纪的神话》进行深入解读。可以看出,在他如此深爱的社会主义国家所经历和感受的几近绝望的愤怒,是驱使他提笔倾吐自己心底冤屈的显著动机。从文艺治疗学的角度来说,书写这部被称为典型的“怨刺上政”类政治小说的《二十世纪的神话》,是金学铁解开内心的“怨恨”、实现自我治愈的过程。再次,对金学铁的抗日叙事作品《抗战别曲》、《最后的分队长》和《激情时代》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金学铁创作此类作品前,还没有人真实记录下朝鲜义勇军的抗日历史。战士们的赫赫战功、战友们的英勇牺牲未能得以传诵,这对于金学铁来说,是一种沉痛的缺乏性体验。这种体验的缺乏感便成为了激发了他强烈创作欲望的显动机,抗日叙事类作品的创作意图就是表达战友情深。而书写朝鲜义勇军抗日斗争史、设立纪念碑则是其创作的潜动机。因此,可以说金学铁的抗日叙事作品是其各种创作动机有机结合的结果。最后,主要从参与现实的层面,从爱与批判这两种思想情感的对象入手,对金学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1年去世前创作的散文作品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对于金学铁而言,爱的情感对象包括对家庭的热爱、对文学巨匠的崇拜、对高尚人格的赞扬和对弱者的同情,批判的情感对象则包括对个人崇拜的批判、对独裁专制的否定、对奴性的谴责、对官本主义的唾弃和对文坛上不良现象的批评。通过一系列分析可以得出,金学铁的散文创作动机来源于对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总之,本文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出发,对金学铁及其文学作品和创作历程进行了立体的、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方法论的拓展和延伸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并为挖掘金学铁文学的重要价值,为其在中国乃至朝鲜、韩国文坛树立一席之地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