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药材质量标准建立及茵陈蒿汤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伤寒论》名方茵陈蒿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大鼠血浆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在分别静脉给予6,7-二甲氧基香豆素,灌胃给予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蒿单煎液、茵陈蒿单煎混合液和茵陈蒿汤后,研究了大鼠血浆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血药浓度变化及药物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经大鼠灌胃给药后,快速吸收并分布于体内各组织中,其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与静脉给药比较,生物利用度达79.5%。灌胃给予三种煎剂后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体内消除速度均减慢、滞留时间延长,AUC值增高。给予茵陈蒿汤单煎混合液和茵陈蒿汤与茵陈蒿单煎液比较,AUC值显著增高,但Tmax无显著差异。给予茵陈蒿汤单煎混合液后,AUC值较给予茵陈蒿单煎液显著增高,药物在体内出现二次吸收现象;给予茵陈蒿汤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约为给予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后药物消除半衰期的5倍,而AUC值则提高了近2倍。这表明茵陈蒿伍用栀子、大黄后能明显提高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药效在体内的持久发挥。提示茵陈口服给药,尤其以汤剂较单独使用香豆素更佳。进而从药物动力学角度初步确证茵陈蒿汤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本研究在6,7-二甲氧基香豆素药物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6,7-二甲氧基香豆素药物代谢研究,发现两个主要代谢产物,初步推测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此外,本研究还建立了茵陈药材中绿原 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酸、对羟基苯乙酮、7-甲氧基香豆素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测定了沈阳产茵陈蒿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及十一个不同产地的十四个茵陈样品中绿原酸、对羟基苯乙酮和7-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为茵陈药材提供了准确、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为现行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科学方法,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鬼子的中短篇小说绝大多数很难逃逸出死亡的魔窟,作家鬼子以平民式的叙事态度对死亡进行淋漓尽致的叙述。这类死亡现象都是非常态的意外的死亡事件,然看似偶然的因素背后又清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汽车零部件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开发出自己的新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那将有被淘汰的危险。为了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
主要在事故灾难范围对安全发展城市进行探讨,提出了安全发展城市的概念。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对城市事故灾难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两类危险源引起事故灾难风险因素的理论。并将城市事
<正> 一、祝英台:“离经叛道”,铸就千古绝唱 完整的梁祝爱情故事最早见于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冯梦龙讲述的梁祝故事,内容上已基本形
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对现代西方世界深刻的洞察力,对小说形式与创造手法进行的卓有成效的试验和创新,日益引起读者和批评家的兴趣。长篇小说《去吧,摩西》
中暑是由于人体受高温环境或烈日的影响,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从而引起以心血管、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为临床症状的一组急性疾病。特点
<正> 这本书由作者近年来所写数篇相对独立的论文组成。在通读全书后,读者就会发觉,从思想史角度探究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始终是该书各篇的核心课题。围绕这个核心课题,
探讨B股市场对境内居民开放以来,我国A和B股市场关联关系的变化.以上证A和B股指数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通过ADF平稳性检验建立VAR模型,在模型基础上进行序列的脉冲响
目的:获得五种典型藻类(甲藻属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和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赤潮硅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以及绿藻属杜氏藻(Dunaliella
对于伊迪丝·华顿的作品,尤其是小说,读者更多的关注她笔下受压抑的女性形象,多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进行评论。可实际上,华顿同样关注男性的生存状态,对男性的刻画也是细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