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风险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正常生产与土地合理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随着区域灾害理论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深入,将灾害理论与土地利用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逐步成为人地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区域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与土地利用角度分析,土地整治活动在灾害风险防控与减灾方面,不仅具有整治规划方面"软"措施同时具有工程性"硬"手段,对区域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与防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开展区域农业生产风险综合评价研究,探讨农业生产风险对土地整治技术支撑,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认知程度,丰富了灾害理论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内容,对提高区域风险综合管理水平,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以上背景,论文在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黄土高原台塬区土地整治技术开发与示范"课题的支持下,选取黄土高原农业生产风险重灾区与土地整治重点区——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开展农业生产风险评价与土地整治分区研究。从区域尺度上系统的分析了关中地区农业生产风险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机制,梳理了关中地区主要农业生产风险类型,从致灾因子风险性、承灾体脆弱性以及区域农业生产综合风险等方面对关中地区农业生产风险特征、空间格局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农业生产风险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地整治分区研究,重点探讨不同土地整治区的整治方向、整治目标、整治重点和风险防控措施。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绪论和研究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研究区域概况,介绍了关中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农业生产风险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与影响:第四章主要研究关中地区农业生产风险类型,通过对主要风险类型梳理与评价,探求各类风险空间格局特征与规律;第五章为农业生产综合风险研究,主要从致灾因子风险性、承灾体脆弱性以及农业生产综合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风险系统研究;第六章进行基于农业生产风险的土地整治分区研究,从农业生产风险角度,探讨不同土地整治区的整治方向、整治目标、整治重点和风险防控措施;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通过论文研究,形成以下主要结论:(1)关中地区主要为五类农业生产风险关中地区农业生产风险主要类型为旱灾、洪灾、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农业环境风险等五类风险,从危害范围和程度上,旱灾风险最大,然后依次洪灾、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农业环境风险。(2)关中地区农业生产各类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呈现显著差异关中农业旱灾风险整体上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态势,旱灾风险综合指数在0.120~0.743范围之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中部渭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风险指数平均为0.63;洪水灾害风险整体上以渭河下游干流为中心逐渐向两侧递减。地质灾害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渭河、泾河、洛河两岸,北部的黄土梁峁区以及南部山地地区,风险综合指数≥0.45,面积为20181km2;水土流失风险整体上北部和南部地区较高,中部盆地区较低,土壤侵蚀强度在500-2600t/km2之间。农业生产环境质量风险综合指数在0.097~0.567,变异系数为0.486,在南北方向上呈现倒"U"型分布,东西方向上由西向东呈增加趋势,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中东部的河谷盆地区,风险综合指数在0.325~0.567,低风险在南部中山地区。(3)关中农业生产综合风险格局特征显著关中地区农业生产致灾因子综合风险呈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高风险区,致灾因子风险综合指数在0.8~1.0之间,以水土流失风险、地质灾害风险类型为主,低风险区主要位于秦岭的北麓,易受到水土流失风险、地质灾害风、洪灾风险影响。基于承灾体脆弱性内涵分析,从承灾体的暴露性、抗风险能力两个角度遴出选14个典型指标,构建了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区内农业生产承灾体脆弱程度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农业生产综合风险,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关中东南部及北部地区,中等风险区位于台塬边缘区、低山地区向关中盆地的过渡区域,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地区。(4)农业生产风险研究可为土地整治分区提供支撑将农业综合风险综合指数0.9作为阈值,根据农业生产风险综合指数高低将关中地区划分土地整治适宜与非适宜区,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区域面积4.64×104km2。根据致灾因子风险综合指数和承灾体脆弱性指数,借助土地整治时空配置决策规则,在适宜区的基础上,可分为近期优先整治区、近期后备整治区,中期整治区,远期整治区。近期优先整治区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渭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大荔、韩城、高陵县等县(市),致灾因子综合值平均<0.185,承灾体脆弱程度平均值<0.40。远期整治区主要分布在凤县、太白县、麟游县等区域。根据区域农业生产风险主要类型与风险程度,将关中地区划分为北部地质灾害与旱灾防治类型区、渭河盆地农业环境质量风险与洪灾整治类型区、渭河上游洪灾防护与水源保护整治类型区、东部山地综合风险整治类型区以及南部丘陵地质灾害与水土流失整治类型区等5个土地整治工程类型区,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区土地整治目标、整治重点、整治方向和风险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