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几千年以来传统的平面设计方式和表现形式,进入新世纪后,诸如网页设计、软件程序界面设计、LED平面设计、激光造型演绎设计以及基于数控技术的焰火表演等新型式的平面设计已经在很大形式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基于单一纸笔概念下的平面设计形式。相对于应用层面的蓬勃发展,关于平面设计的符号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则稍显缓慢,因此,对数字技术背景下平面设计符号学的研究,将对符号学以及平面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从符号的传播角度出发,对从设计创意到受众欣赏的整个信息交互传播过程给予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系统研究了以符号作为媒介的平面设计作品的信息传播过程;在设计中符号的编码和解码方面,指出编码与解码之间的心理学基础:编码是一个主动过程,受设计目的、文化观念、表达习惯等制约;而解码作为受众欣赏作品的理解感知过程,也并非是被动客体,其对符号编码阶段有效信息所进行的还原升华,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二者并非主客观的关系,而是一定程度上的互动关系,二者相互作用,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符号分析与符号构建部分的论述中,本文主要讨论了建构满足设计要求的平面设计作品的各个阶段中所必需的几个环节,包括平面设计的创意原则、创意的设计思维方式、设计风格的选择等问题。关于创造性思维方面着重讨论了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和集成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根据现有的信息呈发射状尽可能扩散开去思考,从辐射式的思考中,获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集成思维则是在大量创造性设想的基础上,经过交互融合以及分析比较之后,选择对设计最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成思维的统一。每一项平面设计都必然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成思维,再从集成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反复。关于设计风格的论述方面,本文指出从符号表达方式的角度区分,数字时代平面设计可分为豪放型与婉约型两类。婉约型符号表达方式具有长期持久的影响效应,一般而言,受众对这类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的接受过程是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而豪放型符号表达方式则给人以瞬间的震撼启迪,能够在短时间内令受众被动接受。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符号学框架下的形式化设计模型,该模型以意识流、信息流、条件流为输入,通过拟选取的符号元素集合、约束条件的集合、设计者的主观意识流三者共同作用产生出初步创意,再经过进一步的凝练提取与反馈作用,最终设计出理想创意。该设计模型对艺术设计者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