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菌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近年来肠杆菌科细菌成为导致全世界菌血症最普遍的病原体,其中大肠埃希菌(44.4%)占据首位,其次是克雷伯菌属(31.7%)。近年来碳青霉烯类药物成为治疗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首选,然而,随之而产生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RE)菌株的检出率正在快速上升,成为当前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题。因此,了解本地区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菌血症临床特点以及耐药率情况,可在增加治愈率同时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菌血症患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抗生素选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目前国内外针对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耐药性差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患者临床特征、耐药性之间的差异,以及影响二者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进行早期病原菌判断、早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早期判断预后提供一定指导,以降低病死率。资料与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15岁且合并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杆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68例大肠埃希菌和403例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分析研究。第一部分将所有病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大肠埃希菌菌血症组及肺炎克雷伯杆菌菌血症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预后情况之间差异。第二部分则排除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全患者,按照患者预后情况,将医嘱离院患者归为好转组,将死亡患者归为预后不良组,分析影响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结果:1、在所收集的1271例菌血症患者中,大肠埃希菌菌血症868例,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403例。女性患者、妇科手术、胆道、胰腺感染、泌尿系感染是发生大肠埃希菌菌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而男性患者、合并高血压及肝脓肿、使用呼吸机则是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患者在科室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妇产科及肾脏科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较高,而在ICU、呼吸科及外科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P<0.01)。3、我院大肠埃希菌菌血症中产ESBL菌株检出率为61.6%(381/695);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中产ESBL菌株检出率为23.8%(98/3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年到2017年我院血培养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8(0.9%)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3(3.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菌血症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合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胃管的使用是导致大肠埃希菌菌血症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合并肝硬化、使用呼吸机与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预后不良相关。而感染性休克则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菌血症患者预后不良共同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菌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在不同病房的分布情况,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性存在明显的差异,肺炎克雷伯杆菌的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菌血症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