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作者如何通过文本实现其交际意图,译者在翻译这一文本时又该如何再现原作者的意图?本篇论文即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尝试对此作出回答。论文选择的翻译文本是一部德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畅销书作品,即青少年小说《契克》。通过解读小说评论和简要分析作品情节、语言和风格,笔者总结得出,小说所实现的美学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作者所采用的青少年风格突出的叙述语言。更确切地说,小说作者通过这一个性化的艺术性的语言符号组织形式,力图通过小说文本达成他所期待的交际功能。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借助翻译实例找出相应翻译策略,以在目标语中实现上述交际功能。此外,文中的翻译分析聚焦的始终是具有青少年语言特点的文本元素。本篇论文共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问题、目标以及整体架构。第二章给出论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不仅包括翻译学中关于文本类型学、翻译对等和翻译合适的理论,而且解释了语言学研究中青少年语言的定义及其特点。本论文聚焦的是翻译中的青少年语言问题,因此文本类型分类和翻译合适原则都对具体翻译策略选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此外,对于青少年语言一般性特点的概括也对原文理解和翻译过程提供了很大帮助。第三章对小说《契克》展开分析。笔者在这里介绍了这部青少年小说的主要情节、语言和叙述风格。在分析小说语言时,笔者结合了之前章节里关于文本类型和青少年语言的理论来进一步明确其特点。毫无疑问的是,《契克》的语言凸显着作者强烈的个人风格,他采用青少年风格突出的语言,以期在小说文本中实现表情功能。此外,这种语言也被用来表达和塑造小说中语言使用者们的情感和身份。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这章探讨了从小说中挑选的具体文本的翻译策略。前文中对青少年语言一般性特点的总结为寻找翻译策略提供了重要指导。凭借这些一般性特点,译者能够明确哪些特点需要在译文中突出体现。为了理解各个文本元素的交际功能,需结合青少年语言基本范例和小说的上下文语境。这些所谓基本范例由社会语言学家们观察青少年语言现象后总结得出。通过基本范例,译者可以明确具体文本元素的语义和交际含义,而通过上下文,译者能够知悉交际展开的场景,获得指明语言使用者情绪的线索。由此笔者得出结论:当译者追求为具有青少年语言特点的文本元素提供合适翻译时,就必须始终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青少年语言的一般性特点,二是具备这些特点的语言元素的交际功能。最后,本文也就未来针对翻译中青少年语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没有探讨中文语境下的青少年语言特点,另一方面所采用的德国青少年语言研究成果已有一定滞后性。将来的青少年语言翻译仍可以从以上两点出发作更深入的研究,相信借此可以进一步改善现有的翻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