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柔性分子对接预测并筛选中药治疗SLE的活性成分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cm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半柔性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并筛选出中药中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活性成分,建立中药-活性成分-SLE靶蛋白的网络图,探讨中药中活性成分的功效,以及和SLE靶标结合的作用机制,从而更好的更精准的指导临床中医药诊治SLE,并拓展新药研发及其他疾病的中医药诊治。方法:统计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近20年有关中药治疗SLE的文献,收集完整的处方,统计各味中药出现频次,提取前10位高频中药,通过Reaxys数据库收集中药小分子化合物,下载三维结构;并通过TTD数据库调研收集与SLE疾病相关的靶蛋白,从PDB数据库中下载所有蛋白质靶标结构,采用半柔性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技术,运用Discovery Studio(2.5 version,Accerlrys)软件对前10位中药的所含化学分子和治疗SLE相关的靶蛋白进行分子构建和分子对接,用DS Ligand Fit模块进行半柔性分子对接,以靶标与抑制剂复合物中的配体分子搜索活性位点,以靶标蛋白与抑制剂复合物中的小分子配体对接分数为阈值,得分大于此阈值的中药小分子认为有活性,得出匹配分值较高的中药活性分子和SLE靶标,通过Cytoscape2.8.5软件,构建中药小分子化学成分-靶蛋白系统网络,使得中药治疗SLE疾病的作用机制呈现可视化的依据。结果:根据统计分析、化学分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法,虚拟预测筛选的结果,排名前10位中药为生地、赤芍、丹参、白花蛇舌草、甘草、黄芪、知母、玄参、白术、茯苓,通过Reaxys数据库得出213个化学小分子,并通过TTD数据库查询SLE疾病相关的17个靶蛋白为DACA、CD40LG、IFNA8、IFNG、CD38、TNFSF13B、IFNAR2、TBK1、JAK1、NLRP3、IFNA、TLR7、TLR9、CD40、MS4A1、TLR8、CXCR5,将213个中药化学分子与SLE疾病的17个靶蛋白进行对接预测,筛选出Degree分值高的23个中药活性分子,可分别作用于6个靶标,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靶标有DACA、TBK1、CD40、TLR7、TLR8、TNFSF13B。结论:通过半柔性分子对接与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并筛选出中药中活性分子与治疗SLE疾病的相关靶标的作用机制,分析中药治疗SLE的机制可能为抑制T细胞、B细胞表面CD40/CD40L通路,干扰T细胞和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化TLR7、TLR9从而调节TNF-α和IFN-r的代谢通路,通过靶向这些分子发挥抑制自身抗体形成和抗炎作用来治疗SLE。
其他文献
利用MTS双轴试验机制作了具有不同塑性变形及不同疲劳损伤的试样,采用四端子直流电位法考察塑性变形和疲劳损伤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并利用极软磁磁滞回线仪测
<正>目的探讨血站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方法回顾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总结血站系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今后发展方向。结果血站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得到不断发
会议
本文探讨通电自感线圈内、外能流的传播情况.当能流输入线圈内时,立即转变为圈内电磁能的增加.圈内电磁能减少时,立即转变为能流的输出.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71岁的明太祖朱元璋于闰五月十日去世,他临死前留下遗诏:“朕应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
时间:1999年5月30日下午5时至6时许地点:复旦大学第9宿舍贾植芳教授寓所人物:贾植芳教授、胡守钧教授主题:鲁迅胡守钧教授(以下简称胡):贾老,今天我们谈一谈鲁迅,谈谈阿 Q。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只对配套经费数额或比例进行了限制,却没有对课题组提出要求,可能导致课题进展缓慢,成果产出少的现象。为提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中标率及成果产出,中山
近年来,大健康新理念与新格局的形成对医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医学人才,是新时代医学教育面临
<正>现将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7年各期拟重点报道内容公布如下,欢迎作者踊跃投稿:第一期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第二期瘢痕防与治第三期营养、维生素与创面修复第四期创面
目的探讨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42例患者,术后三天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目的:本专题以黄芩射干汤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和前期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黄芩射干汤有效成分群;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活性成分与相关靶点的作用方式及强弱,模拟黄芩射干汤可能的作用机制;建立大鼠感染后咳嗽模型,检测相关指标,从蛋白表达、体内生物标记物变化方面验证分子对接结果,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HPLC法,对黄芩射干汤筛选出的活性成分进行质量控制研究,上述研究将为黄芩射干汤临床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