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顺利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的农村干部队伍。因此,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明确要求。而农村干部廉政教育更是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农村干部廉政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研究农村干部廉政教育问题,全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共有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简要概述,梳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过程及其对农村干部的“新要求”,分析农村干部的范畴进而明确研究所涉及农村干部为“农村两委干部”,揭示廉政教育、农村干部廉政教育内涵并对廉政教育与廉政建设加以比较区分。第二部分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干部廉政教育的基本内容:首先,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对乡村振兴战略及相关决策部署的信任与信心、对实现乡村振兴与人民幸福及民族复兴的坚定理想、对坚守干部底线和坚持廉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其次,是要加强遵纪守法教育,主要包括党内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反腐倡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农村基层反腐倡廉的形势政策教育;最后,是要加强廉政价值观念教育,树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责任观与正确权力观。第三部分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干部廉政教育的重要意义:首先,是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应然要求。有助于强化农村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领导、促进农村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其次,是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能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优化乡村振兴战略运行环境、提升农村干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水平、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群众凝聚力。最后,是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干部要求的重要条件。有助于培养尚德善治、懂农爱农、忠诚干净担当的农村干部队伍。第四部分进行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当前农村干部廉政教育状况的调研,分别面向农村群众开展问卷调查,面向农村两委干部、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第一书记、选调村官、驻村干部等开展了访谈,并深入农村一线进行走访观察。以尽可能获得较为全面、客观的数据和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第五部分在调研分析基础上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干部廉政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首先,教育主体队伍力量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教育主体队伍数量不足且教育方式单一、对农村干部廉政教育认识不到位等方面。其次,教育对象特殊性增大廉政教育难度。主要表现在农村干部流动性较大、学习能力不强、接受廉政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再次,是缺乏对教育载体的有效利用。主要表现在对活动载体的运用相对欠缺、对文化载体的运用相对忽视、对大众传播载体的利用率不高。最后,是教育环境有待优化。主要表现在廉政教育的基础条件与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农村落后消极因素的影响、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等方面。第六部分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干部廉政教育的具体对策。首先,切实加强教育主体队伍建设。要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扩充教育队伍,改进和丰富教育方式,端正教育主体对农村干部廉政教育的认知。其次,注意把握农村干部的特殊性。推动廉政教育与队伍综合建设共进,注重激发农村干部廉政教育积极性。再次,是加强对廉政教育载体的有效运用,广泛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廉政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利用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加强大众传播载体的建设与使用。最后,优化廉政教育环境。要加强基础条件与制度体系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与乡风文明建设,引导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与合理参与,营造良好的廉政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