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追问——当代残疾作家创作心理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lao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疾作家是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个创作群体,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其写作团体正在不断成长壮大。 追索残疾作家的创作理路,心理学是揭示创造秘密的较好方法。通过各种心理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辅之以比较等方法,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创作的独特心理机制。首先,他们走上创作之路与其残疾的生存境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特定的生存处境中,形成了他们自卑、恐惧、趋避的心理情结。其次是,他们的无意识欲求会不自觉的在文本中得到彰显,并幻化为写作中的视觉意象群,隐喻着他们的心理图示。最后,他们依靠坚定的意志力,坚持不懈的潜心创作,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探求人生的终极价值,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并最终走上了积极自我实现的道路。 作家的心理机制和文本形成了一个相互投射的同构整体,以其“生命追问”的价值内涵,形成了含蕴的艺术张力。 因内符外,知人论世,通过对残疾作家的创作心理探究,我们也会从中受到精神感召,并得到崇高的精神启悟。
其他文献
汤亭亭(原名Maxine Hong Kingston)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卓著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通常被认为是将美国华裔文学引入美国主流文学的领军人物。通过《女勇士》(1976)、《中国佬》
学位
文章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阐述本题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正文,共五章。第一章从叙事时序与叙事时距层面对两书的叙事时间进行阐述。《水
早在20世纪初中国现代主义文论就已略具雏形,拉开了引进、研究西方现代性文学理论及美学思想的序幕。通过研究西方现代性理论在我国的接受及发展可更好地把握中国现代主义文
学位
《通雅》一书是方以智倾其一生精力所著,并且篇幅最长的一部巨著。形式上类似于《尔雅》、《广雅》等分门别类解释名词术语的字书,内容包罗万象。《通雅》中出现了大量使用“
20世纪初,新月诗派在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作进行广泛译介的同时,在诗歌创作手法、主题、语言革新等方面也积极主动地借鉴、吸取,并构建了与其较为相似的诗歌创作观念,从而大大
《四世同堂》和《不屈的人们》同属于反法西斯战争文学成果,两部作品在抵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完成着各自民族抵抗意识的书写。两者独特而共通的特点在于描写的不是紧张激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