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垂体腺瘤(PAs)是常见的病变,据报道是第二大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垂体肿瘤的分类经常更新,用来优化基于现有知识的临床治疗指导。迄今为止,世界卫生组织依据对肿瘤的认识而定期举行专家审议协商会议,将最新的讨论成果汇总并公布结果。这些讨论成果包括那些垂体瘤免疫组化值Ki-67指数高于3%的垂体瘤[1]认为其具有高侵袭能力。高Knosp等级大于3%也被认为是脑垂体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本研究将Knosp分级为0级、1级、2级的垂体腺瘤视为低度侵袭性垂体腺瘤,将3级、4级的垂体腺瘤归类为高侵袭性垂体腺瘤[4]。目的探讨垂体腺瘤Ki-67标记指数与Knosp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鞍区垂体腺瘤手术患者247例。纳入标准如下:1)垂体瘤患者接受鼻内镜切除手术;2)分别通过激素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认各肿瘤的临床诊断;3)分别对垂体瘤患者在术前、术后于本院行垂体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如果术前垂体瘤MRI来自外部机构,则垂体瘤患者仅需在本院行术后MRI检查;4)术前、术后病理学检测数据: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COR),垂体瘤患者的皮质醇(COR)测定时间分别为下午4、8时;5)术后分别于3个月、6个月及此后每年在门诊进行垂体MRI检查以来随访(MRI 1.5 T)。数据以非连续变量的平均值和范围表示,我们使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中记录的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IBM SPSS(Version 17.0(?)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and others1989.2013.)进行测算。首先进行数据方差齐性检测。然后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4组间Ki-67标记指数与Knosp分级的关系。p值<0.05为显著。结果功能型垂体腺瘤的Ki-67标记指数和Knosp分级Spearman相关系数r=-0.59,p<0.001 n=75,即在功能型垂体瘤中,Ki-67标记指数和Knosp分级呈负相关性。而在非功能型垂体腺瘤中,Ki-67标记指数和Knosp分级呈正相关性,p<0.01 n=168 r=0.35结论我们认为功能型垂体腺瘤中Ki-67标记指数与Knosp分级呈负相关是一种临床表现,而不是高增殖指数与肿瘤低侵袭行为相关的证据。高Ki-67指数的功能型垂体腺瘤的临床激素症出现的早,使肿瘤生长的时间缩短。此外,由于垂体瘤在最初的治疗后往往会迅速复发,而且通常对传统治疗无反应,因此对功能型垂体瘤的管理具有挑战性。我们建议有激素失衡症状的患者尽快到门诊就诊,以增提高垂体瘤的诊断率,降低功能型垂体腺瘤的侵袭行为。如果临床激素症状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我们应该考虑Ki-67标记的价值是否高。延迟治疗可能导致预后不良和治疗选择有限。早期治疗可提高垂体瘤总切除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非功能型垂体瘤,提高总切除率以避免复发是治疗的关键。术后免疫组化显示垂体腺瘤无功能,Ki-67标记指数高,建议增加复查频率。组织样本中较高的Ki-67标记指数提示需要更为细致的临床和放射学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