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延边黄牛和红安格斯×西门塔尔(安格斯)、德国黄牛×西门塔尔(德国黄)、利木赞×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西门塔尔(夏洛莱)4个二元杂交牛群体PPARG基因全部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进行SNP检测,分析PPARG基因的遗传特性,以期找到与延边黄牛肉质性状相关的SNPs位点,并对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 PPARG基因第1内含子发现1个突变位点:g.26106A→G;第2外显子发现1个突变位点:g.26760T→C;第3外显子发现1个突变位点:g.28735T→C;第5外显子发现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g.42945A→G、g.43043T→A;第6外显子发现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g.54266A→G、g.54359T→A;第1、4和7外显子不存在突变位点。2.对存在多态的intron1、exon3、 exon5和exon6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分析了各多态位点在延边黄牛和红安格斯×西门塔尔(安格斯)、德国黄牛×西门塔尔(德国黄)、利木赞×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西门塔尔(夏洛莱)4个二元杂交牛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PIC)、纯合度(Ho)、杂合度(He)、均质度(H.I)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结果发现4个多态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intron1多态位点中延边黄牛和安格斯、德国黄、利木赞3个二元杂交牛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中度多态,夏洛莱牛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处于低度多态;在exon3、 exon5和exon6三个多态位点中延边黄牛和4个二元杂交牛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中度多态。3.采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了PPARG基因多态性与延边黄牛肉用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intron1多态位点中的TT基因型在降低牛肉蒸煮损失和提高花生四烯酸含量上有一定的正效应(P<0.05);CT基因型在提高组氨酸含量上有一定的正效应(P<0.01)。exon3多态位点中CC基因型对提高苏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有一定的正效应(P<0.01)。exon5多态位点中GG基因型对提高油酸、亚油酸、硬脂酸、α-亚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肉豆蔻酸和精氨酸含量有一定的正效应(P<0.01)。exon6多态位点中TT基因型对剪切力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有一定的负效应(P<0.05),对提高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正效应(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