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和聚乙烯常用于生产输液瓶、输液用膜(袋)、滴眼剂瓶、口服固体瓶和口服液体瓶,是常用的药包材原料。该类药包材与药品直接接触时,某些组分会迁移到药品中,并可能会随给药途径进入人体,对安全用药造成威胁。因此,《国家药包材标准》对聚丙烯及聚乙烯类药包材溶出物的不挥发物进行限度控制,即要求药包材产品经水、乙醇、正己烷浸提后的不挥发物不得超过规定限值。但在实际药包材检测中发现,正己烷不挥发物不合格的发生率较大,是备受关注的风险点,且目前对正己烷不挥发物的研究甚少,因此需要加强对正己烷不挥发物的研究,提高关注度。本研究对聚丙烯、聚乙烯类药包材正己烷不挥发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结构表征,包括化学结构分析和定量表征。经研究发现,聚丙烯正己烷不挥发物中约96.19%的成分为寡聚物,3.81%的成分为添加剂;聚乙烯正己烷不挥发物中约95.75%的成分为寡聚物,4.25%的成分为添加剂。对于寡聚物的表征,研究采用凝胶色谱、红外、高温核磁、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进行分子量及分布、化学结构和热性能表征。聚丙烯正己烷不挥发物分子量在5214~21226范围内,无定形态,结构规整度低;聚乙烯正己烷不挥发物分子量约为730~3746,具有一定的规整度和结晶形态。为实现对正己烷不挥发物的深入细致分析,研究以聚丙烯正己烷不挥发物为例,采用制备色谱分离制备得到5个分子量不同的组分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分子量及分布的表征,以预柱PL gel Guard 10μm串联2根分析柱PL gel MIXED-B(300×7.5mm,10μm)为色谱柱,柱温150℃,流动相为含250mg/L抗氧剂BHT的1,2,4-三氯苯溶液,采用聚丙烯分子量对照品建立标准曲线,检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研究表明,聚丙烯正己烷不挥发物组分1的分子量为21226,分布指数为1.66;组分2的分子量为14462,分布指数为1.70;组分3的分子量为8257,分布指数为2.21;组分4的分子量为6264,分布指数为3.19;组分5的分子量为5214,分布指数为3.70。采用红外光谱和高温核磁表征化学结构,发现聚丙烯正己烷不挥发物随着分子量减小,乙烯的无规插入增多,结构规整度降低。用DSC和TGA进行热性能表征,发现聚丙烯正己烷不挥发物为无定形,且随着分子量的减小,粘弹态转变温度和热降解温度均降低,即结构规整性和热稳定性降低。对于添加剂的分析,研究采用HPLC进行定量表征,发现聚丙烯正己烷不挥发物中包含添加剂:抗氧剂1010的含量为1.48%,抗氧剂168的含量为2.33%,合计3.81%;聚乙烯正己烷不挥发物中包含添加剂:抗氧剂1010的含量为0.54%、抗氧剂1076的含量为3.09%、抗氧剂168的含量为0.62%,合计4.25%。本研究对正己烷不挥发物进行了初步安全性研究。一方面,研究对正己烷不挥发物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估,未发现其有细胞毒性。另一方面,对临床常用的聚丙烯包装的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研究发现,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注射液中小粒径的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0.9%氯化钠注射液中2~5μm不溶性微粒的含量由103.60个/ml增加到169.80个/ml,占比约98.81%;5~10μm不溶性微粒的含量由18.80个/ml增加到19.40个/ml,占比约0.90%;大于10μm不溶性微粒的含量由0.50个/ml增加到0.70个/ml,占比约0.30%;5%葡萄糖注射液中2~5μm不溶性微粒的含量由49.7个/ml增加到283.90个/ml,占比约83.43%;5~10μm不溶性微粒的含量由4.00个/ml增加到46.70个/ml,占比约15.21%;大于10μm不溶性微粒的含量由0.30个/ml增加到4.10个/ml,占比约1.35%。综上研究表明,上述两种临床常用的聚丙烯包装的注射液,经高温高压灭菌后,产生2~5μm的小粒径的不溶性微粒最多。《国家药包材标准》中仅设置5μm、10μm和25μm三个控制点,未对小粒径的不溶性微粒进行严格合理的控制,这些微粒可随给药途径进入体循环,引起组织栓塞坏死等,严重增加临床应用的风险。综上,聚丙烯、聚乙烯类药包材正己烷不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寡聚物,少量成分是添加剂。聚丙烯、聚乙烯类药包材正己烷不挥发物的量越大,引入小粒径不溶性微粒进入药液的风险越高,这些微粒易随给药途径进入血液循环,造成用药安全隐患。本论文建立的研究分析思路为有效准确表征塑料类包装材料迁移物的化学结构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方法,为进一步促进提高药用包装材料质量奠定基础,进而保证人们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