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冠层光合有效辐射三维空间分布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48291485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合有效辐射(PAR,400-700nm)是指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并用于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实现物质积累的这部分辐射,是形成生物产量的基本能源之一,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马尾松是我国南部的主要用材树种和长江流域各省重要的荒山造林树种,构建适用于马尾松人工林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三维空间分布模型,对马尾松人工林的持续经营以及未来在冠层层面上光合和蒸腾作用的模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建立起马尾松冠层PAR三维空间分布的模型,并引入密度机制,研究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冠层内PAR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透光率对不同密度处理方式下的马尾松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刻冠层各高度上的平均PAR透光率与太阳高度角呈正相关关系,并随向下累计LAI皆呈现出一定的指数递减趋势:同一时刻相同冠层高度上的透光率随人工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2)利用透光率对不同密度处理方式下的马尾松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水平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方式透光率的水平分布规律较为相似,从树冠中心到四周表现为递增趋势;水平方向上的透光率在北边方向相对较高,东西方向上的辐射强度分布随着太阳方位角的变化而变化。(3)利用透光率对不同密度处理方式下的马尾松冠层PAR散射辐射三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时刻内不同密度处理方式马尾松的PAR散射辐射透光率均大于总PAR透过率,但是二者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规律都较为一致。(4)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在考虑马尾松人工林冠层的结构特征基础之上,结合比尔定律建立起PAR在马尾松冠层中的传输和分布模型,可以模拟出任意时刻马尾松人工林冠层内任意点的光合有效辐射。(5)使用实测值对所建的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冠层外水平面PAR入射总辐射实测值与模拟值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64),呈极显著水平(P<0.01),模拟值较实测值偏大;马尾松冠层内PAR总辐射实测值与模拟值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2=0.786),呈显著水平(P<0.05),模拟值较实测值偏小。(6)使用该模型对不同密度处理方式下马尾松冠层内的水平平均PAR日变化趋势和东西剖面PAR日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模拟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景观设计师过于追求景观功能和形式而忽略对园林空间意境的创造,致使现代景观徒有其表,缺乏意境。笔者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为研究对象,从文学、影视以及园林艺术
本试验着手研究牡丹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与组织培养四种最常用的繁殖技术,比较四种繁殖方法的生根差异性,以期解决组织培养生根困难。选用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材不同
本文选择陕西黄龙山林区和甘肃子午岭林区立地条件较为接近的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从林木和林下更新苗根际采集土样,分析比较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差异,研究根际解磷细菌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