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伤害行为,包括自杀行为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较常见。为探索更适合青少年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确定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自我伤害行为意图的治疗是否有效,本文关注青少年自我伤害的神经生物学相关形成机制,及现有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伴有自我伤害行为或意图的抑郁症青少年的治疗进展,并收取有自我伤害行为意图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设计治疗方案完成为期两周的治疗,分析和对照治疗效果,为有自我伤害行为及意图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一、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针对抑郁症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意图的研究。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右背外侧前额叶(DLPFC)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以及是否能减轻患者的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和意图。方法:在随机、单盲、真假对照试验中,55例平均年龄16.75岁(n=55,SD=2.51,range=13-21)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24项抑郁量表(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功能量表(ANSSIQ)进行评估。患者共分为四组:用药真刺激组、用药假刺激组、未用药真刺激组和未用药假刺激组。采用t检验统计资料,对HAMD24、SDS、ANSSIQ的前后总分及因子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rTMS治疗2周后,无论用药和未用药,真刺激组在HAMD24、SDS以及ANSSIQ量表上的减分率与假刺激组相比更加显著(P<0.05)。结论:低频rTMS刺激右侧DLPFC治疗能缓解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并且对青少年非NSSI行为和意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针对抑郁症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研究。目的:通过实验探讨低频经颅磁刺激作用于右背外侧前额叶治疗对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抑郁症群体的作用。方法:选取32名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平均年龄17.00岁,SD=2.286,range=13-21)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分别给予为期两周的真假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分率更显著(P<0.05)。结论:低频rTMS刺激右侧DLPFC治疗方法能够在两周的治疗中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缩短药物起效时间,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和绝望感等,降低患者的自杀意念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