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已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如何运用隐喻式的思维方式研究当前中学德育逐渐受到重视。当前,中学德育在唯理性的宰治下过度强调理性知识的灌输,排斥非理性因素,忽视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学德育的日渐式微。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中国传统的诗意德育,在对中西方隐喻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中学德育中需要重视隐喻运用的观点。本文首先在阐述不同视角下的隐喻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隐喻的基本特征。隐喻,即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发现不同事物间具有的相似性的过程,其本质是借用一种事物去认识、理解和表达另一种事物。隐喻思维不同于理性思维,探究的不是从现象到本质,而是从此物到彼物、从在场到不在场的思维过程。隐喻的开放性表示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语境下对隐喻的理解具有差异性;隐喻具有的潜隐性能在潜移默化间达成德育效果;隐喻具有的美的意境能融合善与美。而且,它与中国传统的诗意德育的精髓相契合,能有效克服唯理性德育的缺陷。虽然学界一直在研究隐喻之于德育的价值,但在中学德育的实际运用中,隐喻并未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实践。用隐喻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学教育中的对话式德育,可以发现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缺乏足够的开放性和生成性。除此外,中学德育也不够重视校园环境中语言、建筑等潜在的隐喻符号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力。而在这些问题中,最重要的是没有发挥出隐喻在审美人格养成中的积极力量。在意义阐述和现状分析之后,本文提出了在中学德育中应用隐喻的策略。首先,明确了运用原则,思想性、适度性、形象性和引导性缺一不可。其次,强调在德育语言的使用上要尽可能协调起“隐喻的权力”和“逻辑的权力”,在保障科学性的前提下诗化德育语言。其三,基于隐喻的开放性特征,提出实现隐喻式的德育对话,多维度式敞开。最后,从隐喻“美”的天然属性出发,倡导营造美的校园环境和创设中学德育善美融合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