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民商事交往日益增强。一国在适用外国法及援用国际公约或国际惯例时都需要参照不同语言的法律文本,法律文本的互译因此变得日益重要。同时,比较法不但是国际私法之母,也是现代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资源。法律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重要性在港澳的回归、欧盟的建立以及加拿大的双语立法中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因此,法律翻译绝不是一个只囿于中国内地的实践。可以说,任何一国法制的进步和发展,法学教育以及法学研究的繁荣都离不开通过法律翻译的方式借鉴和吸收其它国家的优秀成果。而法律翻译从来都是国与国之间互相交流和沟通彼此间法律制度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基于此,本文以法律翻译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国际私法英文文献翻译的角度出发,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法律文献翻译的一些理论和技巧;并结合译者与法律文化、译者与原作者间的关系以及译者的适格等多个角度,论述了译者在法律翻译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最后针对当前法律翻译热的现状,在法律全球化、英语语言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了对国际私法文献翻译的几点思考。本文共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论及法律翻译的理论和实践。该章首先通过历史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从中国的近代到当代历次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法律翻译都是实现社会变革中法制变革的重要工具,并指出了在各个社会变革时期,法律翻译可谓功效卓然,成绩显著。接着,该章分析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关系。翻译理论之相对于翻译实践发挥着指导、认识和解释的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是宏观的。翻译理论指导译者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通过比较两种语言,发现两种语言的若干特点和宏观规律,以对两种语言的表达进行预测,对翻译对象加以控制、调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应用功能。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对理论的期待值不能过高,正如音乐理论不一定就能造就杰出的音乐家和创作家一样,因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往往是宏观的指导。翻译理论除了指导翻译实践之外,还用于认识和解释实践。即,通过翻译理论认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以及翻译活动的内在规律。最后,本章还分析了法律翻译的本质和内涵,以及西方主要的翻译理论及其在法律翻译中的应用,并阐述了一些常见的法律文本的翻译技巧和法律翻译的的基本原则。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法律文献和法律翻译的基本理论,内容涵盖法律文献的概念、特征等,重点以国际私法中的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国际私法英文文献的类型构成,将不同的国际私法英文文献分成了立法文献、司法文献、法理文献和国际法律文献等几种类型。同时,根据法律翻译的一般方法,试图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国际私法英文文献翻译的基本方法。第三章是论文的实例部分,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该章以第二章的内容为依托,根据国际私法英文文献的类型构成,结合国际私法在各个领域的法律英文文献的实例,阐述了国际私法英文文献的翻译。如有关国内立法文件的翻译问题、国际私法法理文献的翻译,包括法则区别说、法律关系本座说、政府利益分析说、既得权说、本地法说和准据法的译法分歧等,以及国际法律文献的翻译,如国际统一实体私法的有关内容,等等。第四章主要结合国际私法的实例,探讨法律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问题。该章首先分析文化与法律文化、法律文化与法律语言、英汉法律语言文化差异对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创造性的影响。继而分析了法律翻译中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限制与再创造关系。最后论述了适格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对原语文本的创造性。论文的最后是文章的结语部分,主要是作者对当前法律翻译热的背景下,提出了对国际私法文献翻译的几点思考。法律翻译在西方法律思想的输入和推动我国法制进行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逐渐形成了一股法律翻译的热潮。但是随着机器翻译时代的到来,以及英语作为准世界语言的背景下国人外语水平的逐步提高,法律翻译是否会一如既往继续热下去,值得深思。故此,结语部分指出了目前法律翻译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法律翻译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