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发酵红曲黄色素的分离鉴定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yu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红曲黄色素液态发酵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天然红曲黄色素的生产突破了传统模式效率低下的瓶颈,实现了工业化的初步应用。但目前对该色素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发酵液成分复杂,导致色素主要成分及其应用稳定性未知。因此,本课题对液态发酵红曲黄色素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加工储藏条件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为红曲黄色素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首先,对色素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和分子结构鉴定,确定其化学结构式。结果表明,红曲黄色素有两种主要色素成分,组分A和组分B,两者在分析型液相上分离度达到2.51。进一步将分析型液相分离条件在制备型液相上进行放大并调整,收集得到组分A和组分B,纯度分别为98.95%和99.02%,达到标准品的纯度。通过质谱分析结合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确定组分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8,为红曲素(C21H26O5),组分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2,为Monaphilone B(C20H28O4),A和B的显色性能来自于其分子结构中的α,β-不饱和酮结构。其次对红曲黄色素油树脂和色素水分散体系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色素油树脂热稳定较好,100℃加热5 h保留率高达88.05%;光稳定性差,不同光照条件下储藏21 d保留率分别为35.01%和27.15%。在水相体系中,红曲黄色素耐热性较好,100℃加热1 h,颜色损失20%;但在光照8 h后颜色损失73.33%;维生素E和异抗坏血酸钠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保护色素,保留率分别从26.67%提高到64.89%和65.26%,但没有提高色素的热稳定性;同时,维生素E、异抗坏血酸钠、EDTA和维生素C对红曲黄色素有增色作用;氧气对色素的热降解和光降解的影响较小;钾、钠、镁、钙离子会导致红曲黄色素颜色变浅变暗,其中钙离子还会导致色素色调变红;pH在2.45.6之间时红曲黄色素的颜色保持稳定。红曲黄色素热降解和光降解的机制存在差异:加热过程中,红曲素的α,β-不饱和酮中的共轭双键结构遭到破环;而在光照条件下,与α,β-不饱和酮连接的助色基团消失。最后,将红曲黄色素直接添加或以微胶囊形式添加到真实食品体系中,分析不同加工体系中色素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在软饮料体系中添加红曲黄色素能保持产品鲜艳的黄色,但在黄油曲奇饼干和卡仕达酱中,色素的添加会使产品颜色变红,其中微胶囊在卡仕达酱中对色素的色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对其变色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红曲黄色素(未知色素组分,非红曲素)能够与食品中未解离的氨基反应生成红色色素,从而导致色素颜色色调变红。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自拟处方益肾泻肝凉血汤内服外用辨治青春期痤疮5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青春期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采用益肾泻肝凉血汤内服外用;对
实现强军目标,基层是基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关键。必须坚持以上率下,切实肩负起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第一责任;坚持主业主抓,切实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催生部队战斗力;坚持发扬
<正> 音乐史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人类历史过程中所发生过的一切音乐事件以及支配和主导音乐活动的思想。中国有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传统,如何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
以邻氯苯腈 (OCBN)和氟化钾为原料 ,环丁砜为反应介质 ,经氟化反应合成了邻氟苯腈。其最佳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2 5 5~ 2 6 0℃ ,反应时间 7h ,原料配比OCBN∶KF =1∶1.8(mol)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以其学习论为基础的,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构建适合时代需要的教学模式、确立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按学生的认知规
国防和军队改革正深入推进,这是一场不可回避的时代大考。每名军人务必增强"问题到此终结"的魄力,秉持"流血从我开始"的肝胆,砥砺"善作者必善成"的才干,怀抱"功成不必在我"的
目的:观察侧柏桑蛇汤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侧柏桑蛇汤内服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
图像配准技术常常用于医学图像对比分析,遥感数据分析以及目标定位、测量和分析等领域。阐述了图像配准的定义,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在待配准的图像间选择配准点,利用空间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