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轮机性能和参数的不断提高及先进数字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仿真在汽轮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无人怀疑。在各种汽轮机设计、生产、改造过程中,一个能反映真实汽轮机动态性能的实时仿真系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采用模块化的建模技术,可以方便灵活的按照对象的具体结构,从已建立的模块库中选用所需模块,组合构成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于汽轮机本体的建模一般都采用的是集总参数法,主要区别在于对模块的划分和流量的计算。用已有的汽轮机模块建模对用户来讲不够直观,特别是对抽汽和分流描述不够直观;且有些模型没有考虑级与级之间容积中压力和焓的变化对下一级的影响。本文在研究了已有的汽轮机模型,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了在汽轮机结构参数和设计参数的基础上建立汽轮机本体系统通用模块。在汽轮机结构参数和设计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调节级、非调节级、汽室、中间容积等汽轮机本体系统通用模块,使得汽轮机的建模更为简单和直观。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汽轮机单级的效率通用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①分析汽轮机本体系统结构,对本体系统模型的建立划定范围:从锅炉过热器出口开始,沿蒸汽流动及做功的流程到乏汽进入凝汽器前结束。包括汽阀、汽室、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及蒸汽管道,再热型汽轮机还包括再热器;②汽轮机本体系统模块划分:汽阀模块、汽室模块、汽轮机调节级模块、汽轮机非调节级模块、再热器模块、中间容积模块;③汽轮机系统各个模块的数学模型: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汽阀、汽室、汽轮机非调节级、调节级模块、中间容积模块、再热器模块;④建立汽轮机本体系统模块库:利用FORTRAN语言完成各个模块编写,它们都应具有相同的标准接口;⑤建立相应的资源库:过热蒸汽的热力性质模块库,用于支持模块模型;⑥对汽轮机本体系统各个模块进行相关的仿真实验,验证所建立模块的有效性;⑦建立汽轮机单级效率通用模型,并验证其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