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课程理念的不断发展,有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逐渐深入,这些个性化课程不仅丰富了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促进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语文教学中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比重不断提升,保护与传承本国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了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话题。红色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中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文化与精神的载体,在我国江西、延安等革命老区它甚至是重要的地域标识。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于其教育价值的研究逐渐深入,尤其在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领域探索较多。事实上红色资源外延广阔,涉及的资源类型众多,而语文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将地方红色资源开发为语文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北省红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的红安为例,挖掘当地红色资源中适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并探索可能的开发与利用途径,希望能为当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点思路与借鉴。本论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阐述将红色资源开发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探讨将其应用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时代背景与价值所在,并结合语文课程资源的特点来分析红色资源是否具备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相关条件。第二章是根据内容及形式的不同对红安红色资源进行分类和整理,主要划分为历史资源、遗址资源及红色文学资源等五个维度,并探讨开发为语文课程资源的方法与策略。第三章是针对红安县红色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并通过数据结果总结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调查对象分为学生、教师和社会人员三个群体,调查内容涉及他们对于红安红色资源的了解情况和学习意愿等。第四章是将红色资源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专题构建及具体的实践案例,本章详细介绍了不同资源在语文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中的应用。列举的案例都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据,明确了教学目标、可行的实施及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