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互助土族民歌以其鲜明的特点被认为是西部高原乃至我国众多少数民族民歌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借助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青海互助土族民歌的全面调查和研究,在寻溯互助土族民族渊源、代表歌手音乐生活轨迹描述、歌唱习俗与传承传播演进以及音乐文化类型和音乐型态类型分析的基础上,从歌唱语言环境切入,将土族民歌分列为原生型、混合型和融合型三种类型,并认为原生型、混合型和融合型是土族民歌音乐本体型态方面的个性与共性的序列展现,其根源是土族固有的民族性和现实的地域性——对民族母源文化的坚持和对民族杂居地域内他民族文化的融合。故而土族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形成土族民歌音乐型态个性与共性的根源。土族民歌中音乐型态是为单乐句乐段和两种腔调结构骨架的民歌种类,具有本民族民歌“母曲”的特征,犹如胚胎吸取多种营养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个性因素的同时,又融合了诸多来自他民族音乐的共性因素。而这种深植于土、藏、汉等杂居民族音乐文化环境中的个性与共性交融,又是伴随着漫长的民族发展过程而动态衍生的。本文对土族民歌按照(土语民歌、土藏语民歌和土汉语民歌)歌词语言的分类尝试,似可为民族杂居区民歌的分类及其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