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仿效走向民族化—日本中世纪水墨画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了日本对中国水墨画的吸收模式作为研究角度,来探求它的起源、发展、成熟乃至传延。通过对中国水墨画传入日本的途径、种类以及对中日两国水墨画作品的分析梳理,总结出日本人民吸收异文化的模式:从有目的的仿效到民族化和本土化的回归。这种民族化了的绘画品种对日本庭园、茶室等建筑艺术以及近世美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日本水墨画在日本绘画史中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镰仓、室町时代的绘画主流,代表了中世纪日本的绘画成就。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角度来看,日本水墨画是第二次大规模借鉴、吸收中国画成果后形成的绘画形式。区别于此,平安国风文化成果之一的大和绘,从此确立了民族性画种的地位。 日本艺术在借鉴外来形式的同时,始终坚持了本民族的精神内涵与人情世界,并在其民族情绪与审美趋向的内驱力下,把外来形式细腻化,精致化,赋予装饰意味,从而形成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日本水墨画的民族化进程给我们在学习和借鉴他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方面有着现实的启迪作用:对待新事物要勤于学习,善于吸收,勇于改进,最终形成自己本民族的特色。 本文的研究重点为:1、传日水墨画2、仿效中国的日本水墨画3、日本民族化了的水墨画4、日本水墨画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求吉祈福已经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人们将所要表达的祈福愿望以特有的物体作为载体而创造出许多吉祥图形。在这种图形的背后是人
自席勒以来,审美教育正式作为一门学科被确立。发展至现代,它所面临的时局和当下课题越来越复杂化,审美教育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还存在许多没有得到很好处理的问题,因而有必
反思当前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路,寻求21世纪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模式与方向,已成为一个艺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
现代社会中,艺术呈多元化发展。本文聚焦于新疆维吾尔族手工艺品设计艺术这一传统艺术的分支,对其代表性手工艺品——英吉沙小刀、土陶、维吾尔族小花帽、艾德莱斯绸、花毡和地
学位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海兽葡萄镜的镜型和纹饰进行系统的梳理,以近年来唐代纪年墓出土的海兽葡萄镜为坐标,对唐代海兽葡萄镜进行分类和分期研究,并归
期刊
传统艺术一直是人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而以传统艺术中具有特色的思想作为设计思路必然会激起人们的兴趣。楚国刺绣纹样的浪漫主义风格作为楚国艺术的典型代表一直受到学术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