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科技(FinTech)有助于解决金融业信息不对称,提高规模经济效应,且对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经营效率和风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金融科技通过冲击、优化或替代现有金融服务,为传统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同时,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严监管局面,防范系统性风险,降低金融交易、风控与监管合规成本,以及金融科技公司的“蚕食”等,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融合,积极谋求创新和转型,以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在此背景下,探讨金融科技(FinTech)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愈显突出。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市场中所占体量庞大,是中国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角色,如果商业银行承担风险过大,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FinTech的发展现状如何?FinTech是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它的发展会激励还是抑制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FinTech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又是否相同?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促进金融科技、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方法深入探讨了FinTech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结合社会背景,在明确关键变量内涵概念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FinTech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内在影响机制,丰富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剖析视角,深化了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研究。其次,运用文本挖掘法构造FinTech发展指数,从而刻画FinTech的发展程度,丰富了关于FinTech发展水平的测度文献。再者,收集2009-2017年我国63家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定量分析FinTech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讨论不同规模、不同性质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异质性表现,进而得出相关结论及建议,为各类商业银行在FinTech中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防范FinTech风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供实证支撑。研究表明:(1)FinTech既存在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路径,也存在加重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渠道;FinTech通过冲击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三条传导路径作用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2)FinTech的发展激励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FinTech冲击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溢价下降,客户分流严重,利润空间急剧缩减,中间收入下降,为谋求高收益和抢占市场地位,银行提高了风险偏好和容忍度,风险的持续性与传染性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3)FinTech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具有异质性影响:FinTech冲击下,大规模银行的风险承担更大,而中小规模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较小。(4)FinTech对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具有异质性影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对FinTech的反应最为稳健,其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受FinTech冲击最大,农村商业银行次之。本文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1)FinTech作为助推我国经济发展、衡量我国实力水平的关键角色之一,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关联性研究较少,缺乏从实证层面定量考察我国FinTech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本文将FinTech纳入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研究体系,丰富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现有研究。(2)本文考虑了FinTech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的异质性影响,从银行规模和银行性质分别加以分析,以期能够为后人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3)本文所构建的FinTech发展指数以新闻发布情况作为原始关键词库来源,新闻发布情况反映了在信息交流传播中市场供给的动态变化。本文基于此,合理选取FinTech各维度的关键词作为衡量FinTech发展的数据基础,运用本文挖掘法和因子分析法,计量处理得到一个代表FinTech发展的综合指数,能够较好地衡量FinTech的发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