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db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对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过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都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推进生态保护事业,提高生态保护法律意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也给予了充分重视。培养当代居民的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时代环境法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以山西省T市居民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通过对居民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居民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三项客观因素和四项主观因素,探索了居民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并进一步提出了居民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提升策略。本文主要借助SPSS14.0软件,通过信效度检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交互分类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377个有效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事职业、受教育程度、年龄、收入水平、生态保护法律知识水平、生态保护法律运用意识、生态宣传教育、生态保护法制建设对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机关或事业单位人员、学生、偶尔参加过生态保护的活动的生态环境法律意识表现值较高,Exp(B)值分别是4.328、3.868、3.312,而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企业仅注重经济利益的生态环境法律意识表现值较低,Exp(B)值分别是0.704、0.890。由此提出应以非公领域职业居民为意识提升的重点群体,完善生态法律体系,保证“有法”,树立生态法律信仰,力促“信法”;应以实现生态保护参与为意识提升的有效途径,拓宽居民生态保护参与渠道,实现居民合法、有效的生态保护参与;并以宣传新媒介为意识提升的关键手段,聚合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宣传新内容,运用贴合居民的宣传新媒介等方法来增强居民生态保护法律意识。
其他文献
隐喻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用语和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随着学者们持续不断的研究,人们对于隐喻理解
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企业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员工成为企业取得竞争力的核心。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鼓舞和激励员工,使其保持高昂的斗志已经
对于区别词内部词语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根据研究方法对区别词进行了分类。朱德熙先生是根据音节将区别词分为:单音节区别词、双音节区别词;吕叔湘和饶长溶将区别词分为:单语素的非
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英国人查尔斯狄更斯和他的作品长期以来深受来自海内外学者各角度的研究。本文采用叙事学原理,尤以空间叙事理论对其晚期代表作《远大前程》
废纸的二次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减轻造纸行业面临的资金、原材料供应不足以及产能低下等诸多问题。废纸杂质的识别分拣以前都是基于人工进行操作的,不但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还严
以包雪声、顺庆生两位教授和陈立钻所长为主编、吉占和研究员主审的《中国药用石斛彩色图谱》已于2001年5月由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186千字,彩照250
本文概括了人地关系的五个主要特征:人地关系的多重性、异时相关性、异地相关性、人的主动性和多重决定性。
本文分析了一种新型同相供电方案—组合式同相供电。它取代制造复杂的平衡变压器,以单相变压器为基础,配以适当的补偿装置,从而实现同相供电。同时,主接线变化、牵引匹配变压
话语标记语不直接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而是从整体上调控会话交际的成功实现。该文以美剧《绝望的主妇》第一季中出现的话语标记语you know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语用功能分析。
近年来,话语标记的形式和功能探究己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全新的探讨课题。本文撷取了问答毗邻对“对不对”“对”话语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二者在自然语料中的使用